图片
  刘力生教授:中国高血压30年的路
图片
图片

那些年,那些事儿

正如许多学科一样,高血压在我国的发展也经历了从起步到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提到我国高血压领域的进展,刘教授告诉我们,这一路走来,我们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初始阶段在学术上很活跃,高血压被提到一个非常受重视的地位。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老一辈医学工作者就预见,随着国家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高血压这一疾病在我国必然会大幅度增多。我国学者开始了解高血压发病状况、重视这一疾病也正是始于1959年在西安召开的首届全国心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当时会上公布了在多个省市自发开展的血压普查结果,在尚无统一诊断标准情况下统计的高血压患病率约为5.5%。此后,高血压领域变得活跃起来,国内期刊发表了各类文章。吴英恺教授曾多次提出高血压诊断标准的问题,最终在1964年的兰州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提出了统一的高血压诊断标准。邝安教授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高血压动物模型。[详细]
  与时俱进的高血压指南

30年,高血压指南这样走过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患病人数众多,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高,故危害很大。仅在我国就有超过2亿高血压患者,每年因此而发生的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衰)、肾功能不全等严重致死、致残性并发症多达数百万。随着我国人口进一步快速老龄化,上述问题将日趋严重。

    然而,高血压既可被及时发现,亦可被有效管理。通过定期测量血压,患者可及时发现血压升高,诊断高血压。通过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可有效降低各种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近百年来,高血压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直接大幅度提升了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始终引领着心血管学科的发展。例如,多种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β受体阻滞剂等,最终也成为有效治疗心衰、冠心病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更重要的是,高血压在最早期就形成了系统的管理理念:①最先写出指南,进行规范化管理;②最先提出定量的治疗目标(140/90 mmHg或130/80 mmHg),进行标准化管理;③最先指出单纯医院管理的局限性,进行包括社区、家庭的社会化管理。[详细]
图片
图片
  在成败得失中发展的高血压药物
图片
图片

高血压药物治疗30年变迁

在20 世纪60年代,首先从恶性和重度高血压的治疗中显示出降压药物的益处,以后逐步扩展到轻中度高血压。1985年以前,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采用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其他一些降压药,在不同血压水平的高血压患者中,均证实降压治疗显著减少卒中、冠心病事件和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从而奠定了降压药物治疗的临床地位。1985年以后,由于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众多药物的陆续问世,人们开展一系列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推动了高血压药物在治疗对象、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案与路径方面的重大变化。回顾30年历史进程,审视目前面临的挑战,对于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未来走向将不无裨益。[详细]
   高血压,这样一路“走高”

中国人群高血压流行现状与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口老化、快速城市化和不健康生活习惯的全球化使得富国和穷国面临着同样的健康问题。最显著的例子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肿瘤、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和慢性肺病,已经超过传染性疾病成为全世界的主要死因。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病、脑卒中、肾衰、过早死亡及生活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2013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就是控制高血压。

    预防血压升高、对高血压患者的早期检出与诊断、给予合适的干预与治疗及长期控制达标是预防与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肾病的重要措施。客观真实的高血压流行病学资料可以为政策制定者合理分配资源、及时调整防控策略提供可靠的依据。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组织多次全国范围的成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抽样调查。每次筛查覆盖地区、人群的年龄范围和使用的诊断条件都不尽相同,准确地比较高血压患病率的变化幅度并不可靠,但中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持续上升却是不争的事实。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库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与其他国家相比并不是很高,但由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高血压患病率持续上升,与其他各成员国相比,我国患者人数最多且不断增加。我国在高血压防控方面的负担也最大。[详细]
图片
   患者:我患高血压的日子
图片

谈谈我与高血压

医生接触最多的自然是患者,在回首整个高血压领域时,这是个不可忽视的群体。患者眼中的高血压是怎样的?初识张阿姨是在电话中,听着电话那头清亮的声音,无法将其与“老年患者”一词联系起来。张阿姨告诉记者,现在她还在担任合唱团的女高音呢。怀着种种好奇,记者开始了这次采访。

    高血压家族史让我从开始就非常重视这一疾病。

    张阿姨今年74岁,有30多年高血压病史。她父母均患高血压,母亲血压达210~220/120~130 mmHg,因“脑血栓”去世,父亲因“心梗”去世,7个兄弟姐们中,除2个兄弟外其他均患高血压。张阿姨告诉我们,家族史令她比较关心血压检测和治疗。

    在张阿姨40多岁时,有段时期出现了头晕症状,检查后被诊断为高血压。自此张阿姨就很重视这一疾病,订阅了各类资料并参加各种高血压会议。随着对高血压了解的加深,张阿姨也开始关心其肾功能和血糖。她被周围朋友称为“假冒但不伪劣的张大夫”,甚至医生也称她“半个大夫”。随着一个个医学名词和药名自张阿姨口中蹦出,记者深深感受到她对高血压之了解和重视。[详细]
主页 | 广告条款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copyright©中国医学论坛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040853号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