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

2011关注热点:胃肠动力障碍疾病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消化科 马欢 侯晓华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2-02-24
导读

         胃肠动力障碍疾病包括胃肠动力性疾病(GIMD)和功能性胃肠病(FGID)两大类,全消化道几乎均可受累,主要涉及胃食管反流病(GERD)、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肠易激综合征(IBS)和慢性便秘等。


inserted image
 

  胃肠动力障碍疾病包括胃肠动力性疾病(GIMD)和功能性胃肠病(FGID)两大类,全消化道几乎均可受累,主要涉及胃食管反流病(GERD)、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肠易激综合征(IBS)和慢性便秘等。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胃肠动力障碍疾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据最新发表的文献报告,2005年以前东亚地区GERD患病率为2.5%~4.8%,而2005-2010年该患病率上升至5.2%~8.5%,并且反流性食管炎(RE)的患病率自2005年以后也已升至4.3%~15.7%。在日本,医院门诊患者的IBS患病率高达31%。美国研究者的调查亦显示,胃肠动力障碍疾病患者在美国消化系统疾病就诊者中的比例高达40%。

  因此,在2011年,无论是基础研究领域还是临床研究领域,胃肠动力障碍疾病都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

  探索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

  GERD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引起的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构成的一组疾病。依据内镜下食管黏膜的改变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糜烂性食管炎(EE)及巴雷特(Barrett)食管。

  研究发现,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TLESR)有可能是轻度GERD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而重度GERD可能与食管裂孔疝和胃食管交界处(EGJ)的屏障功能下降密切相关。

  2011年我国多家医院开展了高分辨食管测压和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H(MII-pH)监测技术,前者使我们对食管功能有了更准确的了解,不但可以指导病人动力药的使用,还可以判断病人的预后;后者既可以提高反流事件的检出率,尤其是对于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后仍有症状的病人,又可以对反流物的成分进行分析,分辨是液体反流还是气体反流,从而有助于GERD发病机制的研究。

  细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生理基础

inserted image

  FD是一组以上腹疼痛、上腹烧灼感、餐后饱胀不适以及早饱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目前认为胃肠道动力紊乱和内脏高敏感是FD的病理生理基础。

  Cajal间质细胞 (ICC)作为胃肠道慢波的起搏细胞,与胃肠道神经和平滑肌细胞组成了胃肠神经—ICC—平滑肌网络,并构成胃肠动力的基本功能单位。ICC在推进电活动传播、介导神经信号传递以及控制胃肠自主节律性运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研究者发现,当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小鼠出现胃肠功能紊乱时,回肠中ICC的数目显著减少,ICC之间以及ICC与神经末梢和平滑肌细胞之间的缝隙连接明显减少且松散,并且肠道慢波消失。因此ICC数量、分布以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可能是胃肠动力失调的病理生理基础。

  美国学者对胃肠壁内间质细胞进行的最新研究表明,成纤维样细胞(FLC)是一种新的间质细胞,其在体内的分布区域与密度均与ICC相似。这种细胞在结构上通过神经末端与肠神经系统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连接,其生物学特性表现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R)α+和c-Kit+ ,在功能上表达高密度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SK3),参与胃肠感觉运动功能的调节。

  FLC、ICC 均可与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抑制性运动神经元形成突触连接。

  此外,研究发现,在FLC与ICC间存在更密切的相互作用,因此胃肠道神经元与FLC和ICC之间形成的网络状连接可能对胃肠动力的调节发挥重要作用。

  纵览肠易激综合征研究动态

  IBS是与肠道动力和内脏感觉异常相关的功能性疾病,以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为特征,并且是一种无形态学及生化代谢异常的器质性疾病。

  最新的研究发现,IBS患者存在肠道气体异常。韩国学者的研究显示,与正常人比较,IBS患者肠腔内存在更多气体,其中便秘型IBS患者以肠道内甲烷增多为主,腹泻型IBS则以氢气为主。肠腔内灌注甲烷可降低推进型蠕动波的波幅和传导速度,增加肠腔压力,从而诱发腹胀、便秘等症状。而氢气可加速肠腔排空,并因此导致腹泻。

  有关口服活菌制剂或抗生素治疗IBS的研究发现,如果肠道内气体减少,则肠道症状有所改善。该结果表明,异常气体的产生可能与肠道细菌的过度增殖相关。但对于气体的具体来源,目前尚存争议,还需进一步研究。

  IBS的另一个研究热点是肠道微生态。随着人们对IBS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主要表现为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减少以及肠球菌增加,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比例增高)认识的不断深入,微生态制剂对IBS的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认可。

  研究显示,益生菌能够纠正肠道菌群失调、降低内脏高敏感性,并通过炎性因子的下调和抗炎因子的上调来抑制肠道炎症的发生和发展,例如益生菌可使白介素(IL)-10与IL-12的比值恢复正常。另有研究发现,双歧杆菌与复合益生菌制剂可有效减轻腹痛和腹部不适,并且能够改善大便性状,治疗组患者的IBS症状评分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

  然而,对于益生菌制剂的研究还不充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而且有关疗效、剂量等相关报告的结论不一,仍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学术交流活跃,新共识相继推出

  2011年3月3-5日,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组承办了“第二届亚洲神经胃肠病学与动力(ANMA)学术会议”,大会的主题为“神经胃肠病学与动力的前沿与展望”。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专家讨论并发表了《亚洲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该共识意见指出,罗马Ⅲ功能性胃肠病诊断标准中的FD诊断与分型标准,如在亚洲地区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验证,同时提出应对亚洲消化不良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Hp)检查。此外在控制症状方面,专家们认为大剂量PPI并不优于标准剂量PPI。

  为了规范我国巴雷特食管的诊断和治疗,2011年6月4日,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在重庆召开了“全国第二届巴雷特食管专题学术研讨会”。会上专家们指出,只有在经病理学证实有柱状细胞存在时方可诊断为巴雷特食管,并达成巴雷特食管诊治共识。

  2011年美国消化疾病周(DDW)解读并讨论了美国胃肠病学会(AGA)2011巴雷特食管诊治指南,强调巴雷特食管的诊断必须以肠化生为依据,建议对高度异型增生患者采用消融术等内镜疗法。

  胃肠动力相关疾病的研究发展迅速,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组在未来几年里将进一步加强各项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以期取得更好成绩。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