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

血清学和分子标志物可指导炎性肠病治疗

作者: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10-18
导读

         在第11届亚太消化疾病周(APDW)会上,来自美国雪松—西奈山医学中心的麦戈文(McGovern)教授总结了目前炎性肠病(IBD)治疗常用的血清学和分子标志物,并提出展望。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两者在临床表现、预后、自然病程和治疗反应上都存在明显差异。预测自然病程和对治疗的应答及毒副作用将为医师和患者提供早期干预的机会,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

关键字:  APDW | 2011 | 炎性肠病 | 标志物 

    2011年10月1~4日,第11届亚太消化疾病周(APDW)在新加坡新达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会上,来自美国雪松—西奈山医学中心的麦戈文(McGovern)教授总结了目前炎性肠病(IBD)治疗常用的血清学和分子标志物,并提出展望。

  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两者在临床表现、预后、自然病程和治疗反应上都存在明显差异。预测自然病程和对治疗的应答及毒副作用将为医师和患者提供早期干预的机会,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

  目前,硫唑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活性或者基因型检测以及预测CD并发症的相关血清标志物检测是应用最广泛的血清学及分子标记。

  随着研究的深入,多种IBD血清学及分子标记都被用于IBD个体化治疗。医师和研究人员面临的问题在于如何整合各种技术,包括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各种已知的临床检测靶点和新模式如微生物群,进行相关研究,以提高IBD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