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

颅骨浆细胞瘤二例

作者:王玉亭,秦时强,王金鹏 来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日期:2015-10-16
导读

         目前认为,颅底与脊柱浆细胞瘤进展为多发性骨髓瘤的风险大于其他部位。对于受侵蚀的骨质,部分作者强调应去除予以替代材料修补,而部分作者认为该瘤对放射线敏感,可复位骨瓣,术后给予放疗。

        例1 女,64岁。因“右额肿块伴右眼睑下垂1个月”于2011年2月11日入院。查体:右额皮下肿块,直径约3 cm。右侧睁眼困难。CT示右侧额部团块状稍高密度影,额骨受侵蚀,显著强化(图1a-c)。MRI示右额部等T1、等T2信号占位,呈明显均匀性强化。术中见肿瘤侵蚀额骨、眶顶。术后病理为浆细胞瘤(图1d),免疫组化:CD38(+),CDl38(+),GFAP(-),EMA(-),Ki-67(20%)。血清IgG 6.57 g/L(7.51~15.60 g/L),IgM0.28 g/L(0.82~4.53 g/L),K轻链552 mg/dl(629~1 350 mg/dl),γ轻链276 mg/dl(313~723 mg/dl)。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示异常浆细胞占56%。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术后给予M2方案化疗(卡氮芥20 mg/m2、环磷酰胺400 ms/m2,均第1天静脉滴注;长春新碱2 mg,第21天静脉滴注;美法伦8 mg/m2/d,第1-4天口服;泼尼松60 mg/d,第1-7天口服,第8~14天30 mg/d,每21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间歇14 d)化疗7个周期。2013年4月患者死于肺部感染

        例2 男,46岁。因“头晕1周”于2012年9月8日入院。查体:未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CT示左枕部及颅后窝梭形稍高密度占位性病变,颅骨受侵蚀(图2a,b)。MRI示略短T1、长T2占位信号,DWI呈等信号,约3.5 cm×6.5 cm×4.5 cm大小。病灶均匀强化(图2c)。术中见肿瘤侵蚀透颅骨,血运丰富。术后病理为浆细胞瘤(图2d)。免疫组化:CD38(+),CDl38(+)、GFAP(-),EMA(-),Ki-67(5%)。骨髓细胞形态学未见异常浆细胞。血液检查除轻度贫血外,无异常发现,全身骨骼x线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颅骨孤立性浆细胞瘤。术后给予5个周期的M2方案化疗,第2个周期化疗前,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示异常浆细胞占15%。血清IgG 8.51 g/L,IgM 0.30 g/L,K轻链425 mg/dl,γ轻链317 mg/dl。尿K轻链82.6 mg/dl(<1.85)。γ轻链21.2 mg/dl(<5.00)。考虑进展为多发性骨髓瘤。

        讨论

        浆细胞瘤是呈肿瘤性单克隆浆细胞增生的结果,分多发性骨髓瘤、孤立性骨浆细胞瘤、髓外浆细胞瘤3个亚型。各亚型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无明显差异,其诊断依靠骨髓检查、全身骨骼检查及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检查。颅骨浆细胞瘤是指侵犯颅骨的浆细胞瘤,在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颅骨骨质破坏和(或)伴局部软组织肿块形成,肿瘤明显均匀增强,缺少特征性。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瘤的重要手段。浆细胞瘤对放疗敏感,部分作者建议仅行部分切除,获得病理诊断后给予放疗;而有学着认为仅行手术全切肿瘤亦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孤立性颅骨浆细胞瘤和髓外浆细胞瘤经治疗后,仍有可能进展为多发性骨髓瘤。

        目前认为,颅底与脊柱浆细胞瘤进展为多发性骨髓瘤的风险大于其他部位。对于受侵蚀的骨质,部分作者强调应去除予以替代材料修补,而部分作者认为该瘤对放射线敏感,可复位骨瓣,术后给予放疗。

        本组2例病变体积均较大,有明确的手术指征,位于硬脑膜外,术中去除骨瓣,以钛网修补缺损,减少了残留的瘤细胞。术后辅以放疗是否能减少病变进展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玉亭,秦时强,王金鹏,等.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4年10期:1058-1059)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