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DN)作为一种日益严重的 并发症,其治疗策略的创新显得尤为迫切。
【CMT&CHTV 文献精粹】
导语:肾病(DN)作为一种日益严重的 并发症,其治疗策略的创新显得尤为迫切。本综述深入探讨了间充质干细胞(MSCs)及其衍生的外泌体在DN治疗中的潜力,揭示了这些细胞和分子在促进组织修复、抑制炎症和纤维化中的积极作用。该综述全面梳理了MSCs和外泌体的临床前研究和潜在临床应用,为DN治疗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策略。尽管面临诸多挑战,MSCs和MSCs-Exo的治愈力量为 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充满前景的新方向。
肾病(DN)是 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持续攀升。这种疾病会导致患者的肾功能逐渐衰退,甚至可能发展到终末期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尽管传统的药物治疗可以缓解一些症状,但往往无法阻止疾病进展。因此,寻找一种既能修复受损组织,又能抑制炎症和纤维化的治疗方法,成了该领域的主要挑战。
2024年4月,《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Therapeutic potential: The role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rom diverse sources and their derived exosomes in diabetic nephropathy》的综述,详细探讨了间充质干细胞(MSCs)及其衍生的外泌体在DN治疗中的潜力,为DN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潜在策略。
研究方法
本文是一项系统性综述,旨在综合分析和评估间充质干细胞(MSCs)及其衍生的外泌体(Exo)在 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研究通过搜集和分析来自不同数据库的文献,包括PubMed、EMBASE等,以及相关会议记录和学术期刊,对MSCs和MSCs-Exo在DN治疗中的潜在作用机制、临床前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讨论。
内容概述
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治疗潜力
本综述中,作者阐述MSCs在 肾病(DN)治疗中的多方面潜力。其中,MSCs因其多能分化、旁分泌功能、免疫调节效应和组织修复能力而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尤其在促进组织修复、抑制纤维化和减少炎症方面,MSCs展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例如,通过静脉注射ADSCs能够显著降低T1DM大鼠血清中的尿酸、尿素和肌酐水平,这些生物标志物的降低表明了MSCs对肾脏保护作用的有效性。
外泌体(Exo)的治疗效果
外泌体(Exo),特别是MSCs衍生的外泌体(MSCs-Exo),在DN治疗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它们富含生物活性分子,通过细胞间通信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研究表明,ADSCs-Exo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保护足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改善DN症状。例如,ADSCs-Exo通过上调miR-486表达,抑制mTOR通路激活,促进自噬,减轻足细胞损伤。
MSCs和MSCs-Exo的联合应用
研究还发现,将MSCs与药物联合应用可增强治疗效果。例如,与药物Exenatide联合使用的ADSCs在改善肾功能参数方面表现出色,显著降低了血清肌酐、尿素和ACR水平,同时减轻了氧化应激,并降低了TGF-β1、TNF-α和Caspase-3的表达。这表明联合疗法可能是提高ADSCs治疗效果的新方法。
MSCs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关于MSCs的剂量和给药途径,研究发现不同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对MSCs的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较高剂量的hUCMSCs能更有效地改善肾功能并减少肾脏病理损伤。例如,通过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hUCMSCs,研究发现高剂量组在保护肾功能方面具有更优越的效果。
MSCs治疗的安全性和挑战
尽管MSCs和MSCs-Exo在DN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它们的治疗效力仍需提高。此外,MSC治疗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严格的评估。异体MSC移植可能存在免疫排斥的风险,而自体MSC移植可能受到患者自身疾病状态的影响。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深入探讨MSC治疗的安全性,并探索提高其安全性的策略。
总结
作者在本综述的讨论部分指出,尽管MSCs和MSCs-Exo在DN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仍面临许多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对DN复杂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MSCs和MSCs-Exo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提高治疗效果的策略、以及治疗的安全性评估。文章强调了未来研究需要多学科合作,深入研究MSCs和MSCs-Exo的作用机制,并解决当前研究面临的挑战,以为DN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可靠的新策略。
参考文献:
Liu L, Chen Y, Li X, et al. Therapeutic potential: The role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rom diverse sources and their derived exosomes in diabetic nephropathy[J]. Biomed Pharmacother. 2024 Apr 26;175:116672. doi: 10.1016/j.biopha.2024.116672.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8677249.
编辑:连翘
二审:清扬
三审:碧泉
排版:半夏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