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DN)是影响全球 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治疗和管理面临着严峻挑战。文章深入探讨了运动干预在治疗DN中的潜在作用,揭示了其对肾功能指标的积极影响以及背后的分子机制。这一发现不仅为DN的非药物治疗提供了新视角,也为未来研究指明了方向,有望通过运动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医疗成本。
【CMT&CHTV 文献精粹】
导语: 肾病(DN)是影响全球 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治疗和管理面临着严峻挑战。文章深入探讨了运动干预在治疗DN中的潜在作用,揭示了其对肾功能指标的积极影响以及背后的分子机制。这一发现不仅为DN的非药物治疗提供了新视角,也为未来研究指明了方向,有望通过运动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医疗成本。
肾病(DN)作为 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大约有三分之一的 患者会发展为慢性肾脏病(CKD),且这一比例仍在持续上升。DN的主要特征包括血压逐渐升高、尿白蛋白排泄增加以及心血管风险加大,最终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尽管现有的药物疗法对DN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它们通常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且费用昂贵。因此,亟需寻找一种成本效益高、风险低的治疗和管理方法。
2024年3月,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发表了一篇题为《Exercise in Diabetic Nephropathy: Protective Effects and Molecular Mechanism》的文章,深入探讨了运动对DN的保护效应以及其背后的分子机制,为DN的非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研究方法
本文是一项系统性综述,旨在探讨运动对DN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者通过广泛的文献搜集和深入的数据分析,回顾了运动对DN患者肾功能改善的潜在益处,并尝试揭示背后的分子机制。研究涵盖了从人类研究到动物模型的广泛数据,以及从细胞信号传导到微生物组变化的多层次机制。
内容概述
运动对肾功能指标的积极影响
通过多项研究结果的汇总分析表明,定期运动对DN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其中,运动能够提高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尿白蛋白/肌酐比率(UACR),这两项指标是评估肾功能的关键参数。例如,一项包含38,991名参与者的荟萃分析显示,运动活动增加了 患者的GFR,并降低了UACR,从而减少了蛋白尿的发生率和DN的风险。此外,对1,024,977名CKD患者的研究表明, 患者通过参与运动,可以降低43%至44%的不良肾脏结局风险。
分子机制的深入探讨
文章深入探讨了运动改善DN的分子机制,包括AMPK、Sirt1、RAS系统等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miRNAs、代谢产物和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特别是,miR-181b的上调被认为是运动改善DN的关键分子事件之一。此外,运动通过调节RAS系统,降低炎症和纤维化,从而保护肾脏。这些分子层面的发现为开发新的DN治疗策略提供了可能的靶点。
图2:miR-181b在运动介导的DN缓解中的作用
运动对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既往研究结果表明,运动能有效降低DN患者的炎症标志物和氧化应激水平。例如,Baião等的研究表明,长期运动干预显著降低了CKD患者中的C反应蛋白(CRP)和促炎细胞因子如IL-6和TNF-α的水平,并增加了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这表明运动通过缓解炎症和氧化应激,对肾脏损伤起到了保护作用。
运动对肠道微生物组的调节作用
文章还讨论了运动对肠道微生物组的调节作用,这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运动不仅能直接影响肾脏功能,还能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间接影响肾脏健康。例如,Yao等人的研究发现,运动可以改变肠道细菌的组成,这些变化与2型 风险降低相关。
运动诱导的激素和代谢产物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强调了运动后释放的激素和代谢产物在肾脏保护中的作用。特别是,Nrg4、Irisin、Metrnl、BHB和BAIBA等运动诱导的因子显示出对肾脏的保护作用。例如,Shi等人的研究发现,Nrg4治疗可以减少DN大鼠的AGEs积累,下调炎症细胞因子,并改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总结
本文分析了运动——这一非药物、非侵入性的治疗手段——可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医疗成本。作者着重指出,尽管运动在DN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和最佳运动方案仍需进一步研究。未来的研究需要确定运动干预的最佳类型、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以及如何将运动干预与营养和药物治疗相结合,以最大化其对DN患者的益处。此外,个体化的运动计划和对运动相关风险的严格监控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特别是在个性化运动计划的制定、运动相关风险的监控以及运动干预与药物治疗结合的策略开发等方面。
参考文献:
Li RY, Guo L. Exercise in Diabetic Nephropathy: Protective Effects and Molecular Mechanism[J]. Int J Mol Sci. 2024 Mar 23;25(7):3605. doi: 10.3390/ijms25073605. PMID: 38612417; PMCID: PMC11012151.
编辑:连翘
二审:清扬
三审:碧泉
排版:半夏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