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饮食模式,除了“骇人听闻”的高糖高脂高热量饮食外,越来越多人开始排斥碳水化合物。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许多文章都在“揭发”碳水化合物饮食的“罪状”:摄入过多的“碳水”会让人变成胖子,而肥胖是导致 、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重大疾病的始作俑者。
一说到饮食模式,除了“骇人听闻”的高糖高脂高热量饮食外,越来越多人开始排斥碳水化合物。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许多文章都在“揭发”碳水化合物饮食的“罪状”:摄入过多的“碳水”会让人变成胖子,而肥胖是导致 、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重大疾病的始作俑者。
近几十年来,有一些研究确实证实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健康具有积极影响,包括帮助参与者在短时间内减轻体重、降低甘油三酯和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等;还有一些研究强调上述结论还缺乏长期的人体试验,但这种极端饮食模式不适合长期遵循。因此,要慎重解读。
尽管如此,在减肥界和健身人群中,低碳水化合物,甚至是极低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饮食已变得越来越流行,以每日摄入大量瘦肉(包括只吃鸡胸、牛肉)和奶昔等高蛋白饮食取代了常规饮食。然而,这种做法可能正在让你付出一些可怕的代价。
近日,英国伍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utrition and Health 期刊发表了一项题为:Low-carbohydrate diets and men's cortisol and testosteron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的论文。
该研究发现,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能会影响内分泌,它降低了男性参与者的睾酮水平,从而导致勃起功能障碍和精子数量减少。除此之外,还会增加皮质醇应激激素水平。这意味着,遵循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能会让你冒着不育症和其他健康状况的风险。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对符合标准的27项临床试验(12项随机,15项非随机)的结果进行分析。这些试验共涉及309名平均年龄在27岁的健康男性参与者,他们被分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组(低碳水组)和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组(高碳水组)。两组的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均≤35%。与高碳水组相比,低碳水组的脂肪、蛋白质和胆固醇的含量更高;而纤维和糖的含量更低。95%的参与者在饮食干预期间进行了体育锻炼,皮质醇水平测量都是在有氧运动后进行的。饮食干预从2天到8周不等。
研究人员发现,低碳水饮食在短期(<3 周)内增加了静息皮质醇应激激素的水平,在运动后的1小时和2小时内,与高碳水组相比,低碳水组的皮质醇水平要高得多。众所周知,高水平的皮质醇会抑制免疫系统,使人更容易感冒,或感染病毒和细菌。好在长期研究中应激激素会逐渐恢复到基线水平。
研究人员还发现,与高碳水组相比,低碳水组的参与者睾酮水平要低得多。这就可谓是损失惨重了。要知道,睾酮水平低不仅会导致勃起功能障碍和精子数量减少,从而降低生育能力;而且还与心脏病、 和阿尔茨海默症等慢性病有关。
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人员又将低碳水饮食组的参与者分为两个亚组,一组为适量蛋白质组(<35%的蛋白质),另一组为高蛋白质组(≥35%的蛋白质)。
研究人员发现,高蛋白质组的参与者睾酮水平降低了37%,这在医学上被称为性腺机能减退症。
摄入蛋白质过多还可能导致蛋白质中毒,即身体将过多的蛋白质转化为氨,而摄入过量氨具有神经毒性,会在短时间内导致高氨血症,轻者头晕、呕吐、腹泻、呼吸急促,重者还可能导致深度昏迷。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兔子饥饿症”。
“兔子饥饿症”并非字面意思,不是说像兔子那样不吃肉就会引起饥饿;相反,这种罕见的急性营养不良症状,偏偏是由于“只吃肉”所导致的。
“兔子饥饿症”最早是北极探险家维尔加尔默·斯蒂凡森在加拿大北部居民中发现的一个现象:当地居民除了兔子肉很少摄入其他食物,结果是明明早已腹胀却仍感到饥饿。
此外,在罗马围攻西班牙坎波期间,士兵被迫靠兔子充饥,导致许多人出现严重腹泻并死亡。
因此,只吃肉的风险是着实不小。
另外,关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减肥的效果恐怕也没有太大优势。
近日,发表在Cochrane系统评价数据库中的一篇综述还发现,长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与其他饮食的减肥效果差异并不大。而且,没有证据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具有任何额外的健康益处。
此外,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CR)的科学家们也在研究生酮饮食在分子水平上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以及是否男性和女性都能从中达到减肥的目的。
他们发现,生酮饮食对雌性小鼠的效果似乎不太有效,因为不同性别的动物在以不同的方式代谢脂肪,并且在禁食时开启和关闭不同的基因。
不过,UCR细胞生物学教授Frances Sladek警告说:“无论生酮饮食是否有效,都不要把任何饮食结构极端化。目前还不清楚是否所有的脂肪都会在生酮饮食或间歇性禁食饮食中代谢掉,或者大量脂肪仍在体内积累。标准的日本饮食含有20%的脂肪,美国饮食平均为35%,而生酮饮食可能含有70%到80%的脂肪,这是一个不可持续的饮食模式。”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