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从GLU的定义上来看,似乎只要保证患者测定血糖时确实是空腹,还有测定的时间也符合基本要求,就应该是测到了准确的空腹血糖了。可事实上远非这么简单。如果我们对定义仅从字面上作简单的理解,不但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还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单从GLU的定义上来看,似乎只要保证患者测定血糖时确实是空腹,还有测定的时间也符合基本要求,就应该是测到了准确的空腹血糖了。可事实上远非这么简单。如果我们对定义仅从字面上作简单的理解,不但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还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这些因素可能引起空腹血糖不稳定
空腹血糖7.8 确实是偏高的,但是血糖高不一定是 ,很多情况可引起血糖一过性增高。那么,哪些因素会潜在地影响空腹血糖的测定结果呢?
1、遇到特殊疾病,“空腹”可能是假的!
测定空腹血糖需要非常严格的条件,即隔夜空腹至少 8~12 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可是一些疾病(如不完全性肠梗阻)可能导致肠道蠕动缓慢,进而发生胃内食物潴留。表面上来看,这样的体检者确实 8~12 小时未进什么食物,可实质上这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腹了,这时测得的空腹血糖值就是一个假象值。
另外,对于一些肝功能异常的患者,由于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疾病的存在,会引起患者肝糖原储备的增加,最终导致其出现血糖一过性升高。
2、对“空腹”的认识有误
有的体检者可能会想,空腹就是不让我吃饭嘛,索性连前一天的晚餐都不吃了,这样测得的结果一定准确了吧!
事实是,这只是一种想当然。我们强调要空腹 8~12 小时,但并不是说空腹时间越长越好。要记住“空腹”不是要你“保持饥饿”。
3、检测前的不合理饮食
有的体检者测定空腹血糖前天晚上,无意间摄入过多难以消化的食物,或者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导致了就餐时间比平时晚些,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测到的数值偏高,而另一部分体检者知道第二天早上要测血糖,刻意地减少了前天晚上的进食量,这样又会导致测得的数值偏低。
4、“长途跋涉”去检查
部分人有好习惯,早起,晨跑、做瑜伽、游泳、打太极等等;他习惯了,即使知道要测空腹血糖也不例外。因为,(有几个体检者拿着报告单跑来科室跟我讲)“医生只规定说不要吃东西,没有说不能锻炼呀!” ——是我错了!
有些人很环保,来医院不开车,走了好几公里路才到达医院。这是个好习惯,放在平时,我一定点赞!可必须提醒您:如果是为了测定空腹血糖,就暂时例外一次吧。
5、有些药物会引起血糖升高
如果受到某些药物的影响,如激素类药物、口服避孕药(指女性)等,也可能会引起其血糖出现一过性增高的情况,但是在停药后又会逐渐发生好转的情况。
(相关阅读:当心!这14类药易导致 患者血糖升高!)
6、其他因素
睡眠不足或者患者的情绪不稳定可能会引起空腹血糖升高;
还有比如当身体发生突发情况如剧烈疼痛、感染、颅内出血、外伤等,由于此时身体会处于一个应激状态,血糖会出现增高的情况。但是,待身体逐渐适应,此时其血糖则会随之正常;
2型 诊断标准
我国2型 防治指南提到的 诊断标准为:
由此看来,确诊 并不能单纯凭借一次空腹血糖超过正常值。应当要分析受检者空腹血糖增高的可能原因,才能最终排除其他疾病。
一般情况下,临床医生此时要综合受检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观察TA此时是否具备有 典型临床表现“三多一少”(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是否伴有其他 并发症的存在等,才能最终确诊是否患有 。
朋友不罢休,追问我:现在 年轻化(他应该是指的2型 ),是不是跟我们喝太多“肥宅快乐水”以及加班熬夜有关?
“你知道的,加班嘛,一定会猛抽烟猛喝可乐提神!”他说。
2型 人增多或跟这些因素相关
最新《中国2型 防治指南》提到:2010年中国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调查了18岁及以上人群 的患病情况,显示 患病率为9.7%。2013年我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显示,18岁及以上人群 患病率为10.4%。显然是升高了!
我跟朋友说:你问的这两个问题,我没有做过大的流行病学调研和社会学调查,不合适回答。单就个人观察而言,2型 发生风险增高的确跟摄入过多糖分、不运动以及熬夜有关。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