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核苷(酸)类似物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经肝动脉介入治疗(TAIT)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指出,采用TAIT治疗HBV相关HCC时联合应用核苷(酸)类药物安全、有效。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5期《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上。 入组60例HBsAg阳性且不能手术切除的HCC患者,配对分为核苷(酸)类似物治疗
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核苷(酸)类似物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经肝动脉介入治疗(TAIT)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指出,采用TAIT治疗HBV相关HCC时联合应用核苷(酸)类药物安全、有效。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5期《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上。
入组60例HBsAg阳性且不能手术切除的HCC患者,配对分为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组(A组)和常规保肝降酶组(B组),每组30例。对两组进行常规TAIT同时,给予常规保肝降酶治疗,A组同时联合核苷(酸)类药物行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的生存率,分析预后影响因素。
A组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初始治疗药物选择:恩替卡韦14例,拉米夫定8例,阿德福韦酯8例,其中4例患者出现病毒学突破,经加用另一核苷(酸)类似物后实现病毒持续抑制。B组中,13例(13/30,43.33%)患者分别在第1~9次TAIT后发生病毒学突破,中位突破时间为5.52个月(4次TAIT后)。两组共死亡48例,其中A组20例,B组28例,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9.63、14.77个月(χ2=7.51,P=0.01)。A组和B组中BCLC分期C期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3.63、8.07个月(2χ=7.11,P=0.01)。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患者是否行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肝功能分级、肝癌BCLC分期影响患者预后。未发生核苷(酸)类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Paper/PeriodicalInfo.aspx?periodicalID=zgjryxyzlx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