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评估支架或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对颈内动脉宽颈后交通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研究指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和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是颈内动脉宽颈后交通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能够显著降低颈内动脉宽颈后交通动脉瘤的复发率,但有增加缺血事件的风险。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的手术操作相关并发症
近期,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评估支架或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对颈内动脉宽颈后交通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研究指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和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是颈内动脉宽颈后交通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能够显著降低颈内动脉宽颈后交通动脉瘤的复发率,但有增加缺血事件的风险。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的手术操作相关并发症低,术后完全栓塞率高,但复发率也相对较高。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1期《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上。
回顾性分析接受支架或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的47例颈内动脉宽颈后交通动脉瘤患者,其中31例采用支架辅助治疗,16例采用球囊辅助治疗。治疗后随访6~36个月,分析患者的术后造影、并发症及临床情况。
47例中,采用支架或球囊两种辅助治疗方法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68%(3/31)和6.25%(1/16);手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完全栓塞率分别为58.06%(18/31)和68.75%(11/16)。31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病例中随访造影18例,均无动脉瘤复发;16例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病例中随访造影10例,其中3例复发。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Paper/PeriodicalInfo.aspx?periodicalID=zgjryxyzlx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