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

英急诊患者就医7天内死亡预测模型

作者:薛夏沫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2-05-11
导读

         5月1日,《英国医学杂志》在线报告的一项英国队列研究显示,在医疗急诊接诊过程中,基于年龄、所患疾病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编码、恶性肿瘤活性及常规记录的患者生理特征和血液变量的校正风险模型,对于判断急诊患者就诊后的7天死亡率具有可靠价值。

  5月1日,《英国医学杂志》在线报告的一项英国队列研究显示,在医疗急诊接诊过程中,基于年龄、所患疾病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编码、恶性肿瘤活性及常规记录的患者生理特征和血液变量的校正风险模型,对于判断急诊患者就诊后的7天死亡率具有可靠价值。

  研究纳入的受试者均为救护车送入急诊的非心跳骤停患者,救护车接诊时尚存活,之后或者入院接受治疗,或者死于救护车或急诊部。研究者根据5644例患者数据推导出预测其急诊就医7天内死亡率的校正风险模型,并在13762例患者中对此模型进行验证。

  结果显示,在推导阶段,患者年龄、所患疾病的ICD-10编码、恶性肿瘤的增殖活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呼吸频率、外周血氧饱和度、体温、白细胞计数、钾浓度和尿素浓度是其7天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在年龄、所患疾病的ICD-10编码和活动性恶性肿瘤基础上,再考虑生理变量及(或)血液变量的情况可使其对急诊就医7天内死亡率的预测能力大大改善。

  ■专家点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科 于东明 教授:死亡率一直是评价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但患者死亡还与病情、基础状态、年龄和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相关,不考虑这些综合因素的死亡率标准缺乏可靠性和可比性。理想的死亡风险预测参数应有以下特性:①是独立的危险因素;②对死亡预测风险的权重相对稳定;③便于取得和收集。若所选参数不满足以上要求,则可能导致判断偏差或不易推广。

  此研究建立的模型增加了与病情相关的生理参数和常规血液检查参数,减少了因病情不同而导致的误差,为建立针对急诊医疗体系的医疗质量评价标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