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美国邀请了29个国家的356位心肺复苏专家,耗时3年时间,对近年来发表的有关心肺复苏文献进行了全面的、公正的评价、分析、辩论和讨论后,于2010年10月份《循环》期刊发表《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新指南是建立在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的基础之上,同时做了部分的更新。下面是新指南中一些重要内容的更新。
2〉加强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心脏骤停后治疗”是《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的新增部分 为提高在恢复自主循环后收入院的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应当通过统一的方式实施综合、结构化、完整、多学科的心脏骤停后治疗体系。治疗应包括心肺复苏和神经系统支持。应根据指征提供低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由于在心脏骤停后往往会发生癫痫症状,应进行脑电图检查以诊断癫痫并尽快给出解读,并在昏迷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后频繁或持续地进行监测。
2005 年以来,两项使用同步对照组的非随机研究以及使用历史性对照的其他研究显示,在发生院内心脏骤停和院外心脏骤停并出现无脉性心电活动/心搏停止后,进行低温治疗存在一定优势。程序化心脏骤停后治疗强调采用多学科的程序,主要包括优化血流动力、神经系统和代谢功能(包括低温治疗), 可能能够提高在发生院内或院外心脏骤停后已恢复自主循环的患者的出院存活率。虽然还无法确定上述集束化多项治疗的单独疗效,但通过将这些治疗组合为一个整体系统,则可以达到提高出院存活率的目的。
3〉低温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许多研究已尝试确定发生心脏骤停的昏迷患者是否有望实现有意义的神经功能恢复,并提出了预后不良结论的判别准则,但过去制定的准则是根据未采用低温治疗方法的心脏骤停后患者总结的。近期报告中记录,虽然在传统的心脏骤停后3天的预测时间范围内,神经系统检查或神经电生理研究已预测预后不良,但在采用低温治疗的心脏骤停后患者中偶见预后良好的病例。因此,在采用低温治疗后,过去可用于预测心脏骤停后患者预后不良的特征或检查结果可能不再适用预测预后不良。
4〉在恢复自主循环后根据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逐渐降低吸氧浓度
2010新指南建议,恢复循环后,监测动脉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如果有适当的装置,应该逐步调整给氧以保证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94%。假设有适当的装置,在恢复自主循环后,应该将吸氧浓度(FIO2)调整到需要的最低浓度,以实现动脉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94%,目的是避免组织内氧过多并确保输送足够的氧。由于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为100%可能对应可能的对应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O2)为大约80至500mmHg之间的任意值,所以饱和度为100%时通常可以取消给予FIO2,前提是饱和度可以保持为≥94%。
更新后的心肺复苏方法,使得更多的非专业人员更容易掌握;无论是用医务人员或是非专业人员,学习并掌握心肺复苏是非常重要的。突发心脏骤停患者的成功生存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现场非专业施救者的紧急施救,这些人员应当受过相应的培训而且愿意进行这项援救工作。2010新指南继续强调高质量的心肺复苏,这是我们紧急施救的重点,做好它,并把它与高级生命支持整合起来,认真实施,从而获得更高的生存质量。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