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苷(酸)类药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中,耐药的发生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为此,2007年,Keeffe等提出了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路线图的概念,其核心是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患者的依从性及治疗应答情况,预测远期疗效,
以核苷(酸)类药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中,耐药的发生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为此,2007年,Keeffe等提出了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路线图的概念,其核心是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患者的依从性及治疗应答情况,预测远期疗效,并对原治疗方案进行评估、调整、优化,实行个体化治疗,以达到提高长期治疗应答率及减少耐药的目的。2012年新版《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指南》(以下称新版指南)中也提到了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完成后的监测问题,那么目前治疗路线图在中国的进展如何?近日,中国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特别邀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王贵强教授做客《专家访谈录》为我们报告乙肝治疗路线图在中国的进展情况。
现在我国的肝病治疗指南中强调了优化治疗,其中也提到了路线图,根据治疗应答好坏来调整治疗。例如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尤其是以替比夫定为基础的临床研究获得了很多重要数据,数据提示如果治疗达半年时效果不好,就应该加用阿德福韦酯或其他药物治疗。如果半年时其病毒载量下降很好,检测不到了,那么长期治疗以后,其耐药发生率就低,HBeAg血清转换率就会高,疗效就很好。通过这样的预测指标来进行治疗决策,形成一种优化治疗的模式。
新版指南也提到了初始应答不好的情况。例如对于原发无应答的,或者是不理想的治疗应答(suboptimal),如果治疗达半年还是这样就建议调整治疗方案,这与我国是优化治疗的概念是一致的。中国肝病治疗指南中还提到优化治疗的方案还需要个体化,不同药物节点也不一样。例如对于替比夫定已经有大量的数据提示半年可以作为一个时间节点来进行评价,拉米夫定也类似。但阿德福韦酯就不一定,可能一年,也可能还有更好的时间节点。而对于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这类强效抗病毒药,其优化治疗或者预测疗效可能就相对更弱,因为它们的作用都很强,大部分都疗效很好,只有极个别不好,对不同的药物这种所谓的预测疗效的方案或说节点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最大限度提高疗效,减少耐药,所以对替比夫定、拉米夫定这类药一定要进行优化治疗以获得更好的疗效。但是优化治疗的具体方案目前还不是特别清楚,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更多精彩内容请阅读: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