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过程中,患者一看到气泡进去就非常紧张,气体进去了会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甚至有没有可能致命?如何跟患者解释气体栓塞呢?
输液过程中,患者一看到气泡进去就非常紧张,气体进去了会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甚至有没有可能致命?如何跟患者解释气体栓塞呢?
大量气体短时间内进入血循环或原溶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形成气泡阻塞心血管,我们称为气体栓塞。
气体栓塞多由于静脉损伤破裂,外界气体由静脉缺损处进入血流所致。如头颈手术、胸壁和肺创伤损伤静脉、使用正压静脉输液以及人工气胸或气腹误伤静脉时,气体可被吸气时因静脉腔内的负压吸引,由损伤口进入静脉。
气体进入静脉后,沿各级静脉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如气体量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进入毛细血管,因而损害较小;如气体量大,随着心脏跳动,使气体与血液混合成泡沫状,并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如进入肺动脉,可阻塞其分支,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引起严重缺氧而造成机体死亡;如进入心脏冠状动脉,可阻塞冠脉循环,引起严重的心功能障碍,造成死亡。
人体静脉到底注射多少气体才可能致死 ?
气体进入人体量少一般不会造成很大危害,因为猫需注入20~40毫升气体才可引起发生栓塞而死亡,狗约需注入80~150毫升气体,人需要的更多。
如气体量小,可分散到肺泡毛细血管,与血红蛋白结合。或弥散至肺泡,随呼吸排出体外,因而不造成严重损害。
但进入气体量大且比较迅速,则由于心脏的搏动,将气体和心腔内的血液搅拌形成大量泡沫,当心收缩时不被排出或阻塞肺动脉可导致猝死。一般成人迅速进入血循环的气体在100-150毫升左右时,即可导致心力衰竭,表现为胸部感到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和发绀,这时应立即组织抢救。
液体输完了真的会进气体吗?
答案是否定的!一般来说,静脉里面是有一定压力的,因为有压力,静脉才会充盈。只有位置明显高于心脏水平的部位,静脉才有可能是负压(负压的时候,血管就塌陷了,比如把手举过头顶,在手上的静脉上开个口子,插根空管子,只有这种情况下,血管里才容易进气体)。
通常我们输液的位置都在手臂上,摆的体位都采取坐位或者平卧位,这种体位,静脉始终是保持充盈状态,只要输液的静脉是充盈状态,就不可能进气体的。顶多就是液体输完了,由于外面没有了压力,静脉的压力占了优势,输液管里会回血,是不太可能进气体的。
减压病也是气体栓塞的一种
减压病也是气体栓塞的一种。减压是指人体从高气压环境迅速进入常压或低气压的环境,使原来溶于血液、组织液和脂肪组织的气体包括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迅速游离形成气泡,但氧和二氧化碳可再溶于体液内被吸收,氮气在体液内溶解迟缓,致在血液和组织内形成很多微气泡或融合成大气泡,继而引起栓塞。
气体栓塞的处理要点
气体栓塞是威胁生命的并发症,治疗难,预后差。
发生了气体栓塞,怎么处理?
立即解除进气的因素,若输液过程中发现空气进入体内时,立即夹注静脉管道,防止空气进一步进入。
立即高流量吸氧。
让患者处于头低足高左侧卧位,使空气进入右心室,避开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的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
空气较多时,影响到心脏排血,要行右心室穿刺。
必要时送高压氧舱治疗,如有脑性抽搐可应用安定,也可应用减少脑水肿药物、应用肝素和小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循环。
预防方法
输液前要排尽空气,输液过程中,值班护士要及时巡视密切观察,及时更换液体,以免空气进入静脉形成栓塞。
当发现空气进入体内时,立即夹注静脉管道,防止空气进一步进入。
让患者处于头低足高左侧卧位,使空气进入右心室,避开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的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同时通知医生,配合医生做好应急处理。
立刻给患者吸纯氧,有条件者可行高压氧治疗。
如有脑性抽搐可应用安定,也可应用激素减少脑水肿、应用肝素和小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循环。
患者病情稳定后,详细、据实的记录空气进入原因、空气量及处理过程。
继续观察并记录,直至证明患者完全脱离危险为止。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