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的蔡成森、孙爱宁和仇惠英等研究人员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AAG方案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ia syndrome,MDS)转化急性髓系白血病(postMDS-AM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指出单药地西他滨或联合AAG方案用于治疗初治AML和postMDS-AL患者具有一定的有效率,化疗副作用
日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的蔡成森、孙爱宁和仇惠英等研究人员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AAG方案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ia syndrome,MDS)转化急性髓系白血病(postMDS-AM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指出单药地西他滨或联合AAG方案用于治疗初治AML和postMDS-AL患者具有一定的有效率,化疗副作用均能耐受。适用于不能耐受标准方案化疗的老年患者。对于年轻的患者地西他滨能够降低肿瘤负荷,延缓疾病进展,为后期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创造机会。该文章发表在2012年19期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上。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2年4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8例初治AML(MDS转化12例)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地西他滨[20mg·(m2)-1·d-1,qd×(5~9)d,维持1h以上]单药或联合AAG方案(阿糖胞苷10mg/m2,q12h×14d,阿克拉霉素20mg,qod×4d,G-CSF300μg,qd×14d)。
单药地西他滨11例,完全缓解(CR)4例(36.4%),部分缓解(PR)3例(27.3%),总有效率(OR)为63.6%;地西他滨联合AAG方案治疗11例,CR5例(45.5%),PR3例(27.3%),OR为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CR1例,PR1例,NR1例。4度血液系统毒副反应11例(61.11%),3~4度感染10例(55.56%),2度胃肠道毒副作用1例(5.56%),1度膀胱毒副作用2例(11.1%),1度皮肤软组织感染2例(11.1%)。6/18例(CR5例,PR1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同胞全相合4例,父供子半相合1例,双份脐血1例),4例无病生存;1例8个月后复发;脐血1例造血未重建,并发感染死亡。随访至2012年5月31日,14例存活,1例移植后复发,3例早期死亡。中位生存:125d(41~726d)。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