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

[科普堂第八期] 天啦噜!最最最权威的淹溺大众急救科普来也!

作者:e姐/果妹 来源:急诊医学资讯 日期:2017-08-27
导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72000人死于淹溺,意味着每天每小时有40人因淹溺而丧失性命。在美国,每年有4000人因淹溺死亡。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是1-4岁的儿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000人因淹溺死亡,而在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事故中,淹溺事故则成为头号杀手。

        溺水了,怎么救?

        淹溺的危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72000人死于淹溺,意味着每天每小时有40人因淹溺而丧失性命。在美国,每年有4000人因淹溺死亡。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是1-4岁的儿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000人因淹溺死亡,而在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事故中,淹溺事故则成为头号杀手。

 

        淹溺的概念

        一种于液态介质中而导致呼吸障碍的过程;无论患者者存活或死亡都属于淹溺。可分为淹没和浸泡。

        1)淹没:指面部位于水平面以下或受到水的覆盖,此时数分钟后即可出现窒息与心脏骤停。

        2)浸泡:是指头部露出于水平面之上,大多数情况下是借助于救生衣时的表现。

        推荐意见1:

        1)如果淹溺者被救,淹溺过程则中断,称为“非致命性淹溺”。

        2)如果是因为淹溺而在任何时候导致死亡的,那么就叫做“致命性淹溺”。

        3)不再使用“湿或干性淹溺"、"主动/被动/静默性淹溺"、"二次淹溺"、“濒临淹溺”等名词。

        淹溺的病理生理

        缺氧和高碳酸血症

        最终导致心脏暂停

        专业推荐意见2:

        通过有效的人工通气迅速纠正缺氧是淹溺现场急救的关键。无论是现场第一目击者还是专业人员,初始复苏时都应该首先从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开始。

        淹溺生存链

        欧洲复苏协会提出了淹溺生存链的概念,它包括五个关键的环节:预防、识别、提供漂浮物、脱离水面、现场急救。

        淹溺的预防

        专业推荐意见3:

        有关部门应根据水源地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淹溺预防措施,包括:

        1)安置醒目的安全标识或警告牌。

        2)救生员要经过专业培训。

        3)应对所有人群进行淹溺预防的宣传教育。

        4)过饱、空腹、酒后、药后、身体不适者避免行水上活动。

        5)儿童、老年人、伤残人士避免单独接近水源。

        6)游泳前应做好热身、适应水温,减少抽筋和心脏病发作的机会。

        7)远离激流,避免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充气式游泳圈。

        8)不建议公众使用过度换气的方法进行水下闭气前的准备。

        9)如有可能,应从儿童期尽早开始进行游泳训练。

        10)人群中普及心肺复苏术可大大提高淹溺抢救成功率。

        第一目击者救援

        第一目击者在早期营救和复苏中发挥关键作用。

        推荐意见4:

        当发生淹溺事件,第一目击者应立刻启动现场救援程序。

        1)首先应呼叫周围群众的援助,有条件应尽快通知附近的专业水上救生人员或110消防人员。

        2)同时应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3)第一目击者在专业救援到来之前,可向遇溺者投递竹竿、衣物、绳索、漂浮物等。

        4)不推荐非专业救生人员下水救援;

        5)不推荐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

        6)不推荐跳水时将头扎进水中。

        7)在拨打急救电话时应注意言简意赅,特别要讲清楚具体地点。先说区县、再说街道及门牌号码,最好约定明显城市或野外标志物等候,一旦急救车到来可迅速引领医疗人员到现场。不要主动挂掉电话,并保持呼叫电话不被占线。

        8)呼叫者应服从于调度人员的询问程序,如有可能,可在调度指导下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判断,如发现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呼吸,可在120调度指导下进行徒手心肺复苏。

        9)120调度人员应指导第一目击者清理患者188体育平台论坛 异物、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清理188体育平台论坛 异物

        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

        10)淹溺患者出现心搏骤停不推荐单纯的胸外按压指导。

        专业人员水中救援

        专业救生人员在进行水中救援时,通常会先评估淹溺者存活的可能性。

        推荐意见5:

        1)现场营救应尽一切可能。

        2)一旦将患者救出,除非有明显的不可逆死亡证据(尸僵、腐烂、断头、尸斑等),均应立即复苏,并在能够保持按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转送到急诊室进一步治疗。

        推荐意见6:

        1)除非是浅水跳水、使用水滑道、滑水运动、风筝冲浪、赛舟等高风险情况,否则无需实施脊柱防范措施。

        2)不建议救生员在水中常规固定颈椎,应立即将淹溺者移离水中,特别是在淹溺者无脉搏、无呼吸时。

        推荐意见7:

        一旦将患者救上岸,应在不影响心肺复苏的前提下,尽可能去除湿衣服,擦干身体,防止患者出现体温过低(低于32℃)。

        水中人工呼吸

        冲浪救生员在深水区发现无反应的淹溺者时,可实施水中通气,部分淹溺者对这一措施有反应。

        如果没有反应,救生员需根据具体情况(如海面情况,到岸边距离,是否有救援船或直升机等)决定尽快将淹溺者带往岸边还是继续在原地实施水中通气直到救援船或直升机到达接管复苏。有研究表明第二种措施对于淹溺者的存活率更高。

        推荐意见8:

        1)对于呼吸停止者,尽早开始人工呼吸可增加复苏成功率。

        2)专业救生人员可在漂浮救援设施的支持下实施水中通气。

        3)不建议非专业救生人员在水中为淹溺者进行人工呼吸。

        岸边基础生命支持

        开放气道

        由于淹溺患者的核心病理是缺氧,尽早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优先于胸外按压。

        1)大多数淹溺患者吸入的水分并不多,而且很快会进入到血液循环,没有必要清除气道中的水。

        2)有些患者由于发生了喉痉挛或呼吸暂停(breath holding),气道内并没有吸入水分。

        3)用吸引以外的任何去除气道内水分的方法(如海姆立克氏手法)是没有必要的,并可能存在潜在危险,如胃内容物返流造成气道异物窒息。

        推荐意见9:

        1)基础生命支持应遵循A-B-C-D顺序,即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早期除颤。

        2)上岸后立即清理患者口鼻的泥沙和水草,用常规手法开放气道。

        3) 不应为患者实施各种方法的控水措施,包括倒置躯体或海姆立克氏手法(Heimlich maneuver )。

        4) 开放气道后应尽快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以下图片均为错误急救措施:

        错误急救图示

        错误急救图示

        错误急救图示

        错误急救图示

        记住:不应为患者实施各种方法的控水措施!!!

        推荐意见10:

        1)应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头高足低位会降低脑血流灌注,头低足高位则会导致颅内压增高。

        2)如患者存在自主有效呼吸,应置于稳定的侧卧位(恢复体位),口部朝下,以免发生气道窒息。

        人工通气

        淹没后数分钟之内被营救离水的淹溺者很可能出现濒死样呼吸,这时不要将其与正常呼吸相混淆。有临床循证研究证明,将最初的2次人工呼吸增加到5次人工呼吸,可以在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氧合。

        推荐意见11:

        1)淹溺患者上岸后应首先开放气道,口鼻内的泥沙水草要及时清理。

        2)用5-10s观察胸腹部是否有呼吸起伏,如没有呼吸或仅有濒死呼吸应尽快给予2-5次人工通气,每次吹气1s,确保能看到胸廓有效的起伏运动。

        3)有时由于肺的顺应性降低以及高的气道阻力,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通气。但通气压力越高则可能会造成胃的膨胀,增加返流,并降低心输出量,建议训练有素者可实施环状软骨压迫(cricoid pressure)以降低胃胀气并增强通气效力,不推荐未接受培训的人员常规使用此方法。

        4)在人工通气时,患者口鼻可涌出大量泡沫状物质,此时无需浪费时间去擦抹,应抓紧时间进行复苏。

        胸外按压

        按压与通气比遵循30:2。由于大多数淹溺者是在持续缺氧后导致心脏骤停的,因此实施单纯胸外按压的CPR(只按压不通气)并不能达到复苏目的,应予以避免。

        推荐意见12:

        1)不建议在水中实施胸外按压

        2)不建议实施不做通气的单纯胸外按压。注意提高胸外按压的质量,如有可能,尽量让体力充沛的人员实施胸外按压。

        3)2015年国际复苏指南推荐成人按压深度5-6cm,但需警惕目前没有中国人合理按压深度的可信数据,在初始按压时要根据胸骨弹性调节到胸壁可完全回弹的最大可接受深度,避免肋骨骨折。(2015年国际复苏指南具体内容可阅读科普堂第二课: 院前初级急救---心肺复苏术+AED的使用)

        4)如果患者出现呕吐应立即将其翻转至一侧,用手指、吸引器等清除呕吐物防止窒息。

        5)怀疑脊椎损伤者应整体翻转。

        推荐意见13:

        根据2015国际复苏指南建议,在一些特殊转运情况下的转运过程中,如海滩、山地、绞车悬吊等,推荐使用自动体外按压设备进行移动中的复苏。

        早期除颤

        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否常规地配备在水上活动的场所一直存在争论。少量的研究显示淹溺患者上岸后心搏骤停的心律大多数是心室静止(asystole)。但是一旦出现可电击心律,AED仍然可以迅速逆转病情。故2015年国际复苏指南、美国心脏协会指南及欧洲复苏指南仍然建议尽快使用AED。

        推荐意见14:

        1)在CPR开始后尽快使用AED。

        2)将患者胸壁擦干,连上AED电极片,打开AED,按照AED提示进行电击。

        3)如果患者在水中,使用AED时应将患者脱离水源。

        4)但当患者躺在雪中或冰上时仍可以常规使用AED。

        淹溺的基础生命支持流程,记住ABC,而不是CAB!

        ①判断意识,如果没有;

        ②呼叫援助并启动EMS;

        ③判断呼吸、脉搏(仅限专业人员);

        ④A:开放气道;

        ⑤B:给予2-5次人工呼吸(如有可能连接氧气);

        ⑥C:开始30:2的心肺复苏;

        ⑦尽快连接AED依照提示操作。

 

 

        等候高级生命支持

        珍爱生命!

        远离淹溺!

        参考文献: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年12月第25卷第12期《淹溺急救专家共识》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