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生活给了你暴击,该怎么办?——“摩拳擦掌,还生活以暴击?”——“默默承受,若能生还,表示感激?”或积极或消极,无论如何面对,暴击带来的远不止“吃一堑,长一智”那么简单。
1
一日白天,阳光明媚,急诊候诊大厅也空旷起来 ,一对年愈70的老夫妇步履蹒跚地走来,“大夫,我最近总觉得心慌,都快一个月了,但是测血压、心率都挺好,也不知是怎么了。”老人心脏相关的事情不敢怠慢,但是病史、查体、心电图、心肌酶都很正常,问诊之际,跟老伯聊起来,“一个多月前,我99岁的老母亲去世了,特别安详”,“可我就是总觉得全身紧张,不想吃饭,晚上也睡不好觉,心慌”。原来是应激,我接着说道“虽然理智上看,母亲安详地离开不失为一件好事,可是母亲养育陪伴咱们咱们一辈子,不管怎样离开,情感上很难接受吧”。老爷子眼眶湿润起来,连连点头说道“是啊,是啊,其实这件事对我的打击还是挺大的。。。。。。”
2
另有一天,一对老人带着其已不惑之年的儿子来急诊,母亲面露急色,快要哭出来:“大夫,你快看看,这都快三个月了,越来越重,不吃饭,也不睡觉,快给我们输点液吧。”我心生疑惑,一般中年男性多由爱人或子女陪伴就诊,可能另有隐情,却也不敢耽搁,急忙开始问诊。看患者第一眼,心中一惊,他两眼愣神,口微张,表情僵硬,语气直愣愣地问“大,大夫,你会看病么?你,你叫什么名字?”,见患者如此,我直接问母亲,他之前经历了什么?母亲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哎,多大点事啊,之前在国外做研究好好的,后来出了点事就回国了,回来之后谈了个女朋友,快要结婚了,又分开了,后来就这样了,你说不就是谈个恋爱么,至于这样么?。”短短几句轻描淡写,不惑之年,事业和爱情双重打击+家人的不理解。我很直接地回答“至于,很至于。”,听到我的回复,那患者似乎清醒过来,开始回答我的问题,配合查体,他说他不想吃饭,总是开心不起来,沉溺于过往的回忆,难以入睡,容易生气,但是没想过结束生命。。。。。。
暴击事件+反复痛苦回忆/躲避痛苦回忆/警觉性升高(入睡困难,易怒)+持续时间1个月以上
如果符合这些条件,需要高度怀疑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征即PTSD,简单说,可以理解为暴击后遗症。
前一阵李安导演有一部电影叫做《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电影以超清画质著称,更是PTSD的优秀科普电影,主人公经历的伊拉克的激战,回到现实生活中后脑子里总是浮现战争时的画面,难以入睡,入睡后噩梦连连,在舞台上表演时看到烟花本能地躲避起来。。。典型的PTSD。引起PTSD的事件有很多种,战争、性侵、暴力、自然灾害、亲人离去等等,当事人的性别、种族、受教育情况、家庭情况、经济情况等很多方面都会影响PTSD的发生。如第二个例子中的那位患者,回国初期+单身,社会支持较少,再加上着急得不得法的父母,雪上加霜,一直按照食欲不振+失眠四处求医,然而心病还需心药医。目前PTSD以心理治疗为主,比如认知行为疗法,催眠疗法,辅以助眠或抗抑郁焦虑的药物治疗等等,这些措施都可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症状。每当我跟患者提及心理治疗时,最多的质疑是,我的病是事件导致的,这个事解决不了,我怎么能好?人死不能复生,破镜不能重圆。其实,当事件发生时,对事件的看法往往对我们的影响更多,而且,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把牌推翻要推倒第一张牌,但是恢复起来是从最后一张牌开始的,同理。
人生充满意外,
暴击无处不在。
直面或躲开,
只是伤心难改,
无耐,
无耐,
只愿世间充满爱。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