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副主编 、中国危重病急救杂志副主编、中华内科杂志编委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诊杂志编委 中华医学会“健康世界”编委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编委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编委 、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编委 、临床急诊杂志编委等。
一、 急诊科概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建立于1986年,2004年京西院区并入,一科两地,是集医、教、研一体的现代急诊救治中心,是首都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主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和北京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所在单位;是首都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中国医师协会、北京市卫生局急诊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科室总面积约5780m2,包括医疗区、辅助诊疗支持区、突发事件应急救治区及医务人员生活区四个区。医疗区由分诊、诊区、抢救室、重症监护室、观察室、输液室、急诊手术室、中毒救治及隔离室构成;除急诊通科诊室外,妇产、耳鼻喉、眼、 、精神及传染病均有独立诊室,并24小时有医生值班;挂号、收费、药房、检验、放射、CT、MRI、超声、安保、消防等辅助支持区均在同一平面,均为急诊独立使用,提供7*24小时服务,患者救治半径小于30米;在突发事件应急救治区配有专门诊室和设备并可容纳30余名伤员的救治区域。
急诊有独立分诊区,配有多功能监测仪用于分诊,有明确的分诊标准和流程。急诊入口处有急救车通道及停靠位,有普通与危重患者分流通道,地标线及各区标识醒目。急诊入口设洗消设施,以应对化学及放射污染的病人及车辆洗消。
急诊抢救区可容纳30-40名危重患者,配有齐全的急救监护设备,另设有精神病室和遗体告别室;重症监护病房设置14张(东区10+西区4)监护床,配有重症救治的所需全部仪器设备;观察室45张固定观察床;急诊手术室配有层流、手术床、无影灯、吊塔,满足急诊救命手术需要。急诊输液室36张输液椅;另有68张推床。
全科配有有线及无线通信设施,可覆盖急诊各个功能区域并与院各职能部门相通,以保证快速、安全有效的急诊医疗服务。
急诊科由一支在年龄、职称、学历结构等配备合理,具有宝塔形的、年富力强的急诊医疗护理队伍组成。共有医疗护理人员179人,其中医师52名,护理人员127名。固定医师占医院应配备医师88%,轮转医师12%,中青年医师30-50岁者占73%,本科学历100%,硕士以上学历42%,高级职称25%,主治医师50%。护理队伍:固定护士占医院配备100%,护士长为副主任护师;大专以上学历占72%,护师以上人员占61%。
10余名副高以上职称为学科骨干,并且在相关学会或专业组任职。除急危重病通科治疗工作外,还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专业特长有亚专科如心肺复苏、急性中毒、脓毒症早期识别及目标治疗。主治医师群体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分别在各个亚专科方向发展。全科医护人员均实行急诊流水、抢救室、重症监护病房、留观病区四个主要病区轮转工作。使其全面掌握危重病的救治以及急救操作技术。做到急诊理论全面,技术操作熟练,独立诊治、抢救急危重病。既有急诊危重病通科救治能力,又有亚专科专业特长,形成独特的医院临床专科特种兵。在任何情况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均具备对危重病展开救治的能力。
急诊科年急诊量25万余人,涵盖病谱400余种,抢救2万人次,成功率超过94%,年应对突发事件30余起,在国内重大灾难救治中均有我科人员参与,是国内第一个实行生命绿色通道的急诊科。全科医师均掌握气管插管、呼吸机应用、心电除颤、血液净化以及血流动力学监测、亚低温治疗等先进急救技术,是全国最大的急诊科之一。
2001年率先在国内对急诊病人实行A、B、C分诊分层分区救治理念。A 类:随时有生命危险者; B 类: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监测和干预者;C 类:一般急诊病人。A区抢救区,B区危重病区,C区普通急诊病人就诊区。ABC三区根据病情相互联动。医护人员值班查房ABC制,A级高级,B级中级,C级初级。救治原则A、B、C :对A类病人要实行先抢救后诊断的原则,对B类病人坚持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与明确诊断并重的原则,对C类病人,首先要辨明有否潜在危险因素存在。实施 A、B、C模式的优点:有利于危重病人的抢救,有利于急诊就诊秩序的条理化,有利于医护人员责权分明和治疗技术提高,有利于减少误诊误治或延误抢救,减少医疗纠纷,有利于管理。
急诊科组织管理构架由主任、副主任、书记和科护士长构成核心管理小组,负责科室业务和质量管理,并详细制定了科室发展规划,以心肺脑复苏、急性中毒救治、脓毒症早期识别治疗为研究和临床发展方向并制定人才培养策略。为确保落实,科内制定了一系列考核目标。
为确保急危重病在急诊科安全、有效、连续的救治以及应对突发事件,制订了一系列质量管理规定和规章制度,如岗位职责制20项,急诊工作制度及规范52项,急诊安全管理制度13项,EICU管理制度及规范52项,急诊科应对重大、紧急、意外事件处理预案29项,急诊工作流程35项,急诊护理工作规范及流程51项。制定了急诊诊疗常规、急诊危重症抢救流程、急诊技术操作规范、急诊抢救护理常规、重症监护护理常规、急诊各种仪器操作程序等,每周定期召开质量安全分析会议,对工作中风险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改进,这些制度和措施在急诊科质量持续改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 医疗情况:
急诊科对急诊病人实行分诊、分区、分层就诊,内科、外科通科急诊的诊疗模式,妇产、眼、耳鼻喉、 均有急诊独立诊室,由专科医生接诊。全年接诊急诊病人25万余,除发热与肠道疾病外,涉及神经、心脏、呼吸、消化、血液、内分泌、风湿免疫、职业病、等涵盖34个临床专业400余种急诊病谱,抢救病人2万人次以上,成功率94%以上。建立了急性心梗、急性脑卒中、急性中毒、创伤的绿色通道。近三年急诊ICU成功救治了溶血尿毒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胰腺炎、缺血性肠病、多发性骨髓瘤、 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甲亢危象、狼疮危象、重度有机磷中毒、药物中毒性肝功能衰竭、溺水合并真菌感染等疾病。34个临床科室为急诊病人救治提供技术保障,医院组织外科高级职称的医师作为急诊创伤三线轮班负责严重创伤、多发伤的抢救,如重型颅脑损伤、血气胸、肝、脾破裂、肾与输尿管损伤、多发性骨折、血管神经损伤等外伤性疾病。在急诊可完成如宫外孕、产后出血、眼外伤、气道异物、急性会厌炎、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颌面外伤等疾病的抢救与治疗。对危重疑难病例,组织多专科的会诊抢救,以保证病人得到及时、安全的治疗。每年救治前10位的病种为心力衰竭2900余例、急性冠脉综合征2500余例、急腹症2100例、急性脑卒中1700余例、急性中毒1500余例、呼吸衰竭1400余例、消化道出血900余例、肾衰竭600余例、肺栓塞150余例、多发伤100余例。
全科普及掌握急救核心医疗技术:气管插管、间接喉镜插管术、呼吸机有创、无创通气术、心电除颤术、床旁血液净化术(血液透析、血浆置换、血液灌流)、经皮气切术、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PiCCO、经桡动脉血流动力学监测、Swan-Ganz漂浮导管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技术。并在2011年率先在国内开展无创亚低温治疗技术,到目前已做4例。近三年完成:动静脉置管术800余例、胸腔闭式引流术380余例、急诊清创缝合术(包括石膏固定术)28000余例、洗胃术1500余例、气管插管术1600余例、心电除颤术500余例、呼吸机应用(包括有无创呼吸机)4000余例、三腔两囊管术100余例、监护仪使用(人次)25000余例、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swan-ganz导管、PiCCO)90余例、经皮气管切开术25例、CRRT技术460余例、亚低温治疗技术4例、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术30余例。科内副高级职称医生均能独立主持指挥抢救危重病人,独立完成床旁血液净化、气切、呼吸机治疗、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急救技术。部分副主任医师还能掌握亚低温及纤支镜肺泡灌洗技术,成为急救的多面手。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能掌握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机械通气和胸腹腔穿刺、心电复律、溶栓及部分掌握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床旁血液净化技术。
急诊科是国内率先实行急诊绿色通道的科室,已有10多年运行经验。近三年来经急诊绿色通道收入相应科室如CCU、RICU、NICU的病人比例:创伤通道>95%,ACS通道>89%,脑卒中通道>80%,中毒通道>90%,呼吸衰竭通道>75%,居国内领先水平,真正体现了急诊病人在急诊科及时、安全、便捷有效的服务理念。
急诊科有完备的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涵盖了化学物品中毒、食物中毒、外伤(车祸、公共场所挤压伤、爆炸伤、烧伤等)、呼吸系统传染病等预案。器械科、药事部有充足的应急物资和药品储备,急诊科有明确的检伤分类标准及流程,有红、黄、绿、黑四种不同颜色的分类卡,有专门的应急救治区域,与正常急诊分开,能快速、准确、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中成批伤员。三人以上群发事件2009年111起,2010年52起,2011年32起,总治愈率超过98%。
三、科研与教学
(一)、科学研究方面:
1、研究方向:急诊科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实践中逐渐凝练了富有急诊专科特色的研究方向:如心肺复苏、急性中毒救治和脓毒症早期识别诊断及治疗三个研究方向。
(1)、心肺复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本科室作为首都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牵头单位并且为国内较大的急诊科,曾在心肺复苏方面做了开创性的研究,与全国120急救中心站和50余家三甲医院建立CPR网络联系,为今后实施多中心合作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团队在国内率先应用程控刺激制作心室颤动动物模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首发基金“规范化心肺复苏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项目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传统心肺复苏与单纯持续胸外按压对肺通气、血流比值、氧代谢和自主循环建立影响的实验研究”的资助,进行了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病例收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与基础实验经验。现已完成了依据UTSTEIN国际标准CPR建立的3000余例病例的数据库,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CPR数据库。基于以上研究该系列研究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Crit Care Med. Plose One.Resuscitation. Shock. Am J Emerg Med、 J Emerg Med 、J Trauma、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著20篇总影响因子50多分,中文核心期刊论著20余篇。
⑵ 、脓毒症的早期识别和药物干预降低病死率的研究:从2000年开始率先在国内对脓毒症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包括炎症和抗炎过程、体液和细胞免疫、凝血和纤溶系统以及各器官功能改变进行研究,阐述了多种生物标记物如肿瘤坏死因子、内皮素、C反应蛋白、血乳酸、肌钙蛋白、脑钠肽、甲状腺素、皮质醇、凝血及抗凝物质等在脓毒症诊断和预后的意义,并且在脓毒症的药物干预尤其是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该项目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发表SCI论著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著30余篇。
⑶ 、急性中毒的诊断与治疗研究:我科为职业病与中毒救治科(国家化学品中毒救治基地、北京市中毒救治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在中毒性疾病的临床救治对策、群发性突发公共中毒的应急救援等方面拥有较大的优势,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急性中毒救治场所,也形成了我科的研究方向,即急性中毒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包括中毒机制、预防和治疗等。在毒物的检测方面,包括定性、定量分析、毒物代谢检测等,依托我院职业病与中毒救治中心,该中心配有先进的毒物化学分析实验室,配有国际先进的电感偶合等离子质谱分析仪(ICP-MS),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仪,高压液相色谱-质谱分析仪器等高端仪器,能够进行包括血液、尿样、原材料中各种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及其无机元素的检测筛查、检测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达国内先进水平,满足临床诊断与治疗的需要。在群发性突发公共中毒的应急救援方面,近年来,我科先后参与了北京市怀柔区群发性急性可乐定中毒、朝阳区急性群发硫化氢中毒、群发急性有机磷中毒、群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等的救治,积累了丰富的救治经验。对急性中毒第一现场检伤、救援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实施方面,技术优势突出。研究已取得的阶段成果:在Crit Care Med 、Chemico-Biological Interactions. 、Eur Respir J. Am J Emerg Med.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著8篇,中文核心期刊13篇。
2、科研课题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①、传统心肺复苏与单纯持续心外按压对肺通气/血流比值、氧代谢和自主循环建立的影响。②、聚丙烯酸甲酯/非晶体氧化硅纳米颗粒对大鼠肺脏/胸膜的急性与亚急性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3、卫生行业基金1项子课题:中国老年人综合评估和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及推广。4、发明专利1项
3、著作:主编专著15部、副主编3部主译5部:主编专著15部:《常见急症的家庭救治 》中国科技文献出版1995年;《老年急症救治手册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年;《现代临床医学内科进展急诊分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年;《急诊科疾病临床诊疗思维》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心血管检验》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年;《临床诊疗指南 急诊医学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急诊医学分册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 年;《急诊医学高级教程》(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用书)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年;《家庭急救图解手册 》科学出版社 2008年;《知名专家进社区丛书:急病与急救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年;《家庭急救》科学出版社 2010年;《新版美国心肺复苏指南的解读和示范》中华医学音像出版社 2007年;《急诊医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急诊医疗护理常规》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2;《急诊科室管理手册》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2。
副主编3部:《急诊医学(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年;《急诊医学(高校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急诊医学(高校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年)。主译5部:《急诊气道管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心肺复苏》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急诊临床问答》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年;《急危重症临床问答》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年;《急诊常应避免的错误》 科学出版社 2012。参编16部。
4、学术论文: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发表在国际著名急危重症期刊如Crit Care Med. Plose One.Resuscitation. Shock. Am J Emerg Med、 J Emerg Med 、J Trauma、Chemico-Biological Interactions. 、Eur Respir J等SCI论著25篇总影响因子近80分。并参与英文专著《CARDIAC DEFIBRILLATION –MECHANISMS, CHALLENGES AND IMPLICATIONS 》第5章编写。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