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

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CT与MRI强化特征的比较研究

作者:杨艳辉 整理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6-05-27
导读

           近期,南通大学附属南通三院影像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比较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SHCC)CT与MRI的强化特征。研究指出,CT和MRI动态增强都能很好地反映SHCC相对肝实质的快进快出的强化方式,MRI对显示SHCC动脉期快速强化的特征及假包膜较CT有优势,而CT更有利于观察SHCC强化退出的特点。该文发表在2016年第01期《临床放射学杂志》上。   87例乙肝肝硬化SHCC患者共计91

  近期,南通大学附属南通三院影像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比较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SHCC)CT与MRI的强化特征。研究指出,CT和MRI动态增强都能很好地反映SHCC相对肝实质的”快进快出“的强化方式,MRI对显示SHCC动脉期快速强化的特征及假包膜较CT有优势,而CT更有利于观察SHCC强化”退出“的特点。该文发表在2016年第01期《临床放射学杂志》上。

  87例乙肝肝硬化SHCC患者共计91个病灶均行CT和MRI动态增强扫描,分别测量病灶平扫及增强各期CT值和MRI信号强度值,计算增强后CT与MRI各期相对强化率和病灶-肝脏对比率,绘制时间-密度/信号强度曲线并分型,观察记录病灶CT与MRI动脉期强化方式及假包膜的显示情况,分析比较乙肝肝硬化背景SHCC CT与MRI的强化特征。

  MRI动脉期及平衡期SHCC相对强化率较CT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与MRI门静脉期SHCC相对强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平衡期SHCC病灶-肝脏对比率均较CT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与MRI SHCC时间-密度/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速升速降型及速升缓降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慢上升型及基本无强化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与MRI SHCC动脉期强化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动态增强SHCC假包膜显示率较CT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lcfsxzz.aspx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