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

经动脉灌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

作者:杨艳辉 整理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6-04-18
导读

           近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脑动脉瘤介入术后,经动脉内灌注尼莫地平(IAN)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指出,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予以IAN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舒张脑血管并改善脑微循环,但对最终临床预后影响不大。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12期《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上。   将62例SAH伴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患者随机

  近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脑动脉瘤介入术后,经动脉内灌注尼莫地平(IAN)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指出,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予以IAN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舒张脑血管并改善脑微循环,但对最终临床预后影响不大。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12期《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上。

  将62例SAH伴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37)和对照组(n=25)。干预组:在动脉瘤介入栓塞后,经颈内动脉灌注2.0mg IAN;对照组:经颈内动脉灌注10ml生理盐水。在动脉内灌注治疗前后,均行脑血管DSA。测量并计算脑循环时间(CCT)、末端周围循环的CCT(peri-CCT)、目标血管直径。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的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

  对照组:给药前后CCT值及peri-C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1段血管直径略有减少,但与给药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段血管直径减少,与给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P=0.045);M4段血管直径减少,与给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P=0.008)。干预组:给药后CCT值及peri-CCT值较治疗前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大脑中动脉M1段、大脑前动脉A1段、大脑中动脉M4段血管直径分别增加了(7.18±2.47)%、(6.78±4.35)%、(16.84±10.00)%(P均<0.05)。两组患者出院时的G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4,P=0.760)。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Paper/PeriodicalInfo.aspx?periodicalID=zgjryxyzlx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