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采用不同类型栓塞剂及栓塞方式栓塞支气管动脉-肺循环分流(BPS)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研究指出,支气管大咯血中各型BPS采用PVA颗粒或弹簧圈+PVA栓塞责任血管安全性高,远期止血疗效最优。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6期《临床放射学杂志》上。 搜集129例大咯血患者中经DSA造影证实伴有BPS的89例为研究对象。89例中伴有原发病支气管扩
近期,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采用不同类型栓塞剂及栓塞方式栓塞支气管动脉-肺循环分流(BPS)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研究指出,支气管大咯血中各型BPS采用PVA颗粒或弹簧圈+PVA栓塞责任血管安全性高,远期止血疗效最优。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6期《临床放射学杂志》上。
搜集129例大咯血患者中经DSA造影证实伴有BPS的89例为研究对象。89例中伴有原发病支气管扩张68例,肺结核13例,其他8例。术前均行支气管动脉CT成像(CTBA),依据CTBA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根据分流类型及分流量选用不同种类及规格的颗粒栓塞剂和(或)弹簧圈进行栓塞。其中,早期各型BPS丝线颗粒栓塞17例,早期中快速型BPS弹簧圈栓塞4例,后期各型BPS海绵颗粒栓塞19例,后期各型BPS PVA栓塞35例,后期分流量大伴快速型BPS弹簧圈+PVA栓塞9例,后期分流量大伴快速型BPS弹簧圈+海绵颗粒栓塞5例。术中严密观察血氧饱和度。栓塞成功标准:分流现象消失,靶血管闭塞。随访12~31个月。
89例中有56例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NBSA)参与供血,21例发现非支气管动脉-肺循环分流(NBSA-PS)。在DSA监视下均成功进行责任支气管动脉及NBSA栓塞治疗,术后即刻止血率100%,无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中8例大咯血复发,复发时间1~15个月,发生率分别为丝线颗粒11.8%(2/17),海绵颗粒10.5%(2/19),弹簧圈100%(4/4)。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lcfsxzz.aspx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