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

螺旋CT数据简易化处理在PLD术中L_5~S_1椎间盘穿刺入路选择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俊岭 整理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5-12-01
导读

           近期,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索螺旋CT数据简易化处理在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PLD)中L5~S1椎间盘穿刺入路选择的价值。研究指出,穿刺前对与穿刺路径相关的解剖结构进行螺旋CT数据简易化处理不增加体表穿刺点定位用时,明显缩短经皮穿刺到位用时、穿刺次数及术中X线用时,并能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1期《临床放射学杂志》上。   搜集2

  近期,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索螺旋CT数据简易化处理在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PLD)中L5~S1椎间盘穿刺入路选择的价值。研究指出,穿刺前对与穿刺路径相关的解剖结构进行螺旋CT数据简易化处理不增加体表穿刺点定位用时,明显缩短经皮穿刺到位用时、穿刺次数及术中X线用时,并能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1期《临床放射学杂志》上。

  搜集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及第二附属医院行PLD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6例。按不同L5~S1椎间盘穿刺路径选择将其分为A、B两组,A组为2009年6月以前根据既往常规穿刺点范围、穿刺参数,经皮椎间盘穿刺施术的病例,共115例;B组:为2009年6月以后经螺旋CT数据处理、选择的穿刺路径施术的病例,共81例。测量与穿刺路径相关的解剖结构数据,经相关统计学分析,探索其内在规律。分析A、B两组在穿刺点定位用时、穿刺到位用时、穿刺次数、术中X线用时之间的差异性。

  穿刺深度、重组矢状面各层椎间隙宽度平均值、L5~S1椎间盘中心厚度、L5椎体中心厚度、L5两侧关节突最大距离、L5两侧横突最大宽度及最大距离、L5两侧横突最大距离、髂骨最高点与L5椎体终板上缘中心点高度差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偏大。定位用时分别为A组(1.09±0.22)min,B组(1.04±0.40)min(P>0.05);穿刺到位用时A组(3.29±1.53)min,B组(2.79±1.07)min(P<0.05);穿刺平均次数A组4.41±1.91,B组2.23±1.09(P<0.05);术中X线用时A组(11.9±5.2)min,B组(6.7±3.6)min(P<0.05)。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lcfsxzz.aspx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