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辽宁省鞍山市肿瘤医院影像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合MRI动态增强对肝脏转移瘤的化疗疗效早期评估价值。研究指出,动态监测ADC值在化疗过程中的变化或将成为早期预测肝脏转移瘤化疗疗效的一种量化指标。该文发表在2014年第12期《临床放射学杂志》上。 对52例(81个病灶)临床或病理证实肝转移瘤患者在化疗前、化疗2个疗程、
近期,辽宁省鞍山市肿瘤医院影像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3.0 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合MRI动态增强对肝脏转移瘤的化疗疗效早期评估价值。研究指出,动态监测ADC值在化疗过程中的变化或将成为早期预测肝脏转移瘤化疗疗效的一种量化指标。该文发表在2014年第12期《临床放射学杂志》上。
对52例(81个病灶)临床或病理证实肝转移瘤患者在化疗前、化疗2个疗程、4个疗程后分别进行MRI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同时行DWI并测得相应病灶ADC值。依据RECIST标准作为肝脏转移瘤化疗疗效评价标准。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2个疗程后ADC值变化率诊断效能,获得ADC值变化率最佳阈值(cut-off value)。
治疗前ADC均值:有效组为(1.105±0.332)×10-3mm2/s,无效组为(1.289±0.354)×10-3mm2/s,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7)。化疗2个疗程后ADC均值:有效组为(1.378±0.477)×10-3mm2/s,无效组为(1.378±0.477)×10-3mm2/s,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化疗4个疗程后ADC均值:有效组为(1.898±0.484)×10-3mm2/s,无效组为(1.382±0.457)×10-3mm2/s,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有效组ADC值变化率与无效组ADC值变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当化疗2个疗程后ADC值升高19.59%时,敏感性为79.2%,特异性为78.9%,ROC曲线下面积0.844。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lcfsxzz.aspx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