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诊断、高血糖T2DM患者在短期胰岛素强化后,应改为以二甲双胍为基础的口服药治疗方案,因其胰岛β细胞功能已恢复,胰岛素抵抗改善,口服药治疗能够兼顾血糖达标率高、方便、安全等优势。
2010版中国2型防治指南推荐,新诊断的2型 伴有明显高血糖时可以短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在高血糖得到控制和症状缓解后,可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2013版中国2型 防治指南则推荐,对于HbAIc>9%或FPG>11.1nnmol/L的诊断2型患者,应使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而2015年的ADA/EASD指南:2型 高血糖管理推荐,当AIc>9%,可考虑初始的双联合治疗,当AIc>10-12%,考虑初始的胰岛素治疗。
初诊高血糖T2DM短期胰岛素强化的益处
新诊断T2DM短期胰岛素强化能有效控制血糖和缓解症状,避免 急性并发症;迅速改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可诱导部分患者较长期的血糖缓解。
2013年中华医学会 学分会发布了《新诊断2型 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识》,共识指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用于HbAIc>9%或空腹血糖>11.1nnmol/L的新诊断T2DM患者,一般2周至3个月为宜,治疗将空腹喝餐后2h血糖达标作为目标,而非HbAIc达标。
然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对于后续的药物治疗,是继续使用胰岛素还是改用口服药仍存在争议。
2013年,台北医院报告研究了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胰岛素组合和口服药组的疗效和胰岛β细胞功能。
研究选取了FPG>16.7或PPG>22.2的新诊断2型 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短期胰岛素强化10-14天后,随机分为胰岛素组(NPH)和口服药组(磺脲或双胍)。口服药组中,对于BMI>25患者,给药二甲双胍250mgtid,逐渐加量500mgtid;BM<25患者,给药达美康缓释片30-90mg/d,必要时可联合。胰岛素组则通过2/3早上和1/3晚餐前给药NPH。将FPG<7.2作为治疗目标。6个月后均使用口服药,观察两组的达标率和胰岛北β功能。
结果显示,与口服药治疗组相比,NPH治疗增加了降糖达标率,改善和保护了残存的胰岛β细胞功能,并且安全性更高。
但是该研究在患者的给药过程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其口服药物组血糖控制不佳,从而导致治疗达标率不如胰岛素组。
对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于2015年发布了《二甲双胍为基础的口服降糖药方案对经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2型 患者的疗效》的研究报告。
研究同样选取了FPG>16.7或PPG>22.2的新诊断2型 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短期胰岛素强化10-14天后,随机分为胰岛素组(甘精胰岛素)和口服药组(双胍为基础)。在给药方法上与台北研究有一定的差别,口服药组采用二甲双胍425mg bid,逐渐加量1700mg/d;若不达标,可联合磺脲类,甘精胰岛素组则选在睡前给药。将FPG<7.2作为治疗目标。6个月后均使用口服药,观察两组的达标率和胰岛β细胞功能。
结果显示,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为基础的口服药治疗方案的降糖达标率、安全性及胰岛β细胞功能均无明显差异。
此外,2010年研究显示,早期基础胰岛素长期治疗未能减少 前期和 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可知胰岛素使用并非越早越好。
因此,对于新诊断、高血糖T2DM患者在短期胰岛素强化后,应改为以二甲双胍为基础的口服药治疗方案,因其胰岛β细胞功能已恢复,胰岛素抵抗改善,口服药治疗能够兼顾血糖达标率高、方便、安全等优势。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