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循序渐进 适量增减 消渴丸降糖更平稳

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张横柳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06-23
导读

患者陈某,女性,51岁,1990年10月8日初诊。因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消瘦1周,来院就诊。检测空腹血糖高达15 mmol/L,诊断为2型 ,遂开始饮食控制,结合运动治疗,同时给予每天三餐前10粒消渴丸治疗。

  作为治疗 药物,消渴丸上市已30年。一直以来,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以广大患者的需求为动力,不断改进消渴丸的生产质量,提高效用,降低疗程费用。为了提高广大基层民众的健康水平,开展对患者的教育和指导,帮助有困难的患者,同时搭建医师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由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倡导发起,经广东省慈善总会审批,广药中一消渴( )基金已正式成立。基金成立以后,该公司向广大医师征集了关于消渴丸临床用药经验的文章。经专家筛选,我们将选择一些典型案例分期刊出。

  本期摘编张横柳教授的临床心得,就临床医师如何分剂使用消渴丸,防止发生低血糖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病例简介

  患者陈某,女性,51岁,1990年10月8日初诊。因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消瘦1周,来院就诊。检测空腹血糖高达15 mmol/L,诊断为2型 ,遂开始饮食控制,结合运动治疗,同时给予每天三餐前10粒消渴丸治疗。服药1周后“三多一少”症状明显缓解,复查空腹血糖为7.0 mmol/L。继续维持治疗。1个月后患者复诊,检测空腹血糖为5.2 mmol/L,诉偶有心慌、出汗的症状,进食后可缓解。笔者嘱减消渴丸为三餐前服8粒。治疗10余年以来,患者消渴丸逐渐减量至早晚餐前服用4粒,血糖控制良好,空腹血糖波动在4.5~6.0 mmol/L,餐后血糖波动在6~8 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在5%~6%左右,至今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循序渐进调药量平稳降糖

  笔者在临床观察到,对无明显并发症的 患者而言,迅速降糖往往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不适。采用循序渐进增加剂量的方式,能在平稳降低血糖的同时更好地改善症状。如开始治疗的前2周予三餐前半小时服用消渴丸6粒,2周后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至三餐前服用8粒,第6周血糖控制仍不理想时再上调至三餐前服用10粒。

  临床观察表明,这种循序渐进、个体化调整消渴丸用量的方式更安全有效,且最大程度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在临床上对此进行了反复验证。

  对上述病例,笔者尝试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及血糖水平,从较大剂量开始用起,最终也获得不错的效果。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第一阶段使用大剂量后,在血糖控制到较好水平后,缓慢地减小用药量,将降糖的速度减缓下来,同样可以将血糖平稳地控制在理想水平。但在正常情况下,建议仍以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的方式平稳降糖。这样更为稳妥、安全。

  标本兼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消渴丸适用于2型 患者,尤其是“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症状明显的患者。笔者体会,其改善症状的作用与消渴丸中的中药有很大关系。 ,当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消渴病的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兼夹有痰、瘀。尽管许多医者提出不能拘泥于阴虚,但亦不能忽视这个基本病机,只是在出现兼夹证的时候随证治疗而已。阴虚不能濡养则口干多饮;胃阴亏虚,胃火盛则出现多食;水谷入胃,脾气不能运化出有效的水谷精微,则多食自救却仍消瘦。故阴虚为其病机之本。

  中医对消渴病的分型有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热盛津伤型、肝肾阴虚型和痰瘀互结型,但临床上绝大多数2型 属于气阴两虚型,其主要症状为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乏力、睡眠差、腰痛。

  古今医家治疗消渴病也多采用益气养阴为法。消渴丸中黄芪益气,地黄、葛根、天花粉、山药、南五味子等养阴敛阴,共奏益气养阴之效,方证对应,方病相合,故疗效甚佳,能很好的改善 患者上述气阴两虚的症状,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

  消渴丸含有磺脲类降糖药格列本脲,其降糖作用较强,疗效确切,在美国非专利降糖药物处方量中排名前三,被广泛使用。消渴丸中西药合璧,除了拥有降糖迅速的特点外,还能滋肾养阴、益气生津、清热润肺,扶正固本、标本兼治,具有较好的防治慢性并发症的作用。

  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对消渴丸临床应用价值不断深入研究,其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中国医药经济研究中心合作开展的国家“863计划”课题《中一牌消渴丸循证医学研究》及《消渴丸药物经济学研究》,为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