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中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占我国原发性脑肿瘤的29.78%,可以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具有复杂的分子遗传特征,以及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特点。 尽管近年来,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在内的多种治疗方法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仍然不令人满意。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对胶质瘤病理生理过程的深入研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中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占我国原发性脑肿瘤的29.78%,可以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具有复杂的分子遗传特征,以及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特点。
尽管近年来,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在内的多种治疗方法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仍然不令人满意。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对胶质瘤病理生理过程的深入研究,分子靶向治疗逐渐受到关注。
自噬是细胞内一种高度保守的分解代谢途径。在应激环境中,特定的细胞内成分,如受损的细胞器和有毒的蛋白质,被溶酶体定向降解,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研究表明自噬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小的单链非编码RNA,其可以与mRNA的3'端非翻译区(untranslationregion,UTR)结合,在转录后水平调节目的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miRNA在自噬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进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分化、凋亡、增殖、侵袭和转移,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现对miRNA调控自噬及其在胶质瘤的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自噬与胶质瘤
1.1自噬的过程概述
自噬是一种被严密调控的细胞内成分自我降解再利用的方式,其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自噬的诱导:在饥饿、缺氧等应激损伤下,UNC-51样激酶1(UNC51-likekinase1,ULK1)活性增强,进而诱导自噬潮的产生;
(2)自噬泡的形成:Beclin-1/磷脂酰肌醇3-激酶-Ⅲ(classⅢ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classⅢPI3K)复合物招募自噬蛋白,形成自噬泡;
(3)自噬泡的延伸:在轻链3(lightchain3,LC3)/自噬相关基因(autophagy-relatedgene,ATG)8-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和ATG5-ATG12复合物的参与下,自噬泡的双层膜伸展扩张,LC3向自噬泡移动,将要被降解的胞浆成分包绕在自噬泡中;
(4)自噬体的成熟:在多种ATG的作用下,待降解的胞浆成分被包绕在自噬泡中,自噬泡的膜结构闭合,形成自噬体;
(5)自噬溶酶体的形成:自噬体通过胞内微管骨架运输至溶酶体,并与溶酶体进行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其内容物在溶酶体酶的作用下被降解,降解产物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
1.2自噬的双重作用
自噬对肿瘤生长起双重作用。一方面,自噬可以通过消除致癌蛋白底物、有毒的未折叠蛋白和受损的细胞器,减少炎症刺激和组织损伤,维持遗传信息的稳定从而抑制肿瘤;另一方面,自噬可以参与细胞内物质的收集、降解和循环,为线粒体代谢提供底物,帮助产生ATP并维持能量稳态,提高了肿瘤细胞在饥饿、缺氧、生长因子缺乏等多种应激条件下的生存能力,从而支持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细胞在应激压力下通过两种途径进行自噬调节: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kinase1/2,ERK1/2)途径和PI3K/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targetofrapamycin,mTOR)/P70核糖体蛋白质S6激酶(p70ribosomalproteinS6kinase,p70S6K)途径。
研究表明ERK1/2途径对细胞自噬有正向调节作用,而PI3K/AKT/mTOR/P70S6K有负向调节作用。胶质瘤中的自噬同样分为细胞保护性和细胞毒性两种。当细胞内毒性产物的浓度足以克服自噬所维持的细胞稳态时,细胞保护性自噬将转化为细胞毒性自噬。广泛应用于胶质瘤临床治疗的放射疗法和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疗法,都可以在提高肿瘤细胞保护性自噬水平的同时,诱导其发生自噬性死亡。
2.miRNA调控胶质瘤自噬
2.1miRNA调控的保护性自噬
miRNA对自噬的调控作用几乎贯穿了自噬发生的全过程,其作用机制复杂,涉及多条信号转导通路。miRNA作为上游基因的靶点,将遗传信息靶向传递给下游的mRNA,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血液供应不足和缺氧是几乎所有实体肿瘤微环境的共同特征,肿瘤细胞面对的生存压力远大于正常组织,自噬是肿瘤细胞存活的重要机制。
在胶质瘤细胞中,miRNA可以通过多条信号转导通路在自噬的不同阶段发挥调控作用,为胶质瘤细胞提供能量的同时,还可以清除受损蛋白,从而提高细胞在恶劣代谢环境下的存活率,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研究发现,miR-384可以在胶质瘤细胞的自噬诱导阶段发挥调控作用。其可以被上游的长链非编码RNA(RNAlongnon-codingRNA,lncRNA)人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etastasisassociatedlungadenocarcinomatranscript1,MALAT1)直接吸附,负向调控高尔基膜蛋白1(golgimembraneprotein1,GOLM1)的表达。
GOLM1影响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敲低GOLM1基因能够抑制胶质瘤细胞的自噬。与正常脑组织相比,胶质瘤中MALAT1的含量显著增加,miR-384含量降低,GOLM1表达水平升高,通过一系列的信号转导过程最终导致ULK1的表达水平上调,促进自噬的启动。miR-101、miR-224-3p和miR-454-3p则参与调控自噬体的形成阶段。
miR-101是MALAT1的另一个作用靶点,与miR-384类似,受MALAT1吸附作用的影响,在胶质瘤中的含量降低,通过调控下游RAB5A(RAS癌基因家族成员)、微管解聚蛋白1(Stathmin1,STMN1)和ATG4D的表达影响自噬泡膜结构的延伸,从微管动力学方面促进自噬体的形成,提高自噬活性,进而刺激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并阻断其凋亡。
miR-224-3p则受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factor-1,HIF-1)负向调控,在胶质瘤中表达水平显著下调。ATG5受miR-224-3p负向调控,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增加。由ATG12-ATG5-ATG16组成的多体复合物定位于自噬泡的外膜表面,参与了自噬泡的延伸。
miR-454-3p可以靶向作用于ATG12,从而影响自噬泡的扩张能力,两者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在胶质瘤组织中,miR-454-3p含量较正常脑组织明显降低,ATG表达上升,细胞自噬活性增高。同一种miRNA对自噬的调控并不局限于单一的通路。miR-93可以同时抑制BECN1/Beclin-1、ATG5、ATG4B和AQATM1/p62等多种自噬调节因子的活性,从而影响胶质瘤干细胞的自噬活性。
不仅如此,其还可以通过PI3K/AKT/mTOR介导的信号通路调控胶质瘤细胞的自噬水平。这说明同一种miRNA可以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发挥其对自噬的调控作用。这些调控细胞保护性自噬过程的miRNAs可能成为胶质瘤治疗中的潜在靶点,通过靶向阻断自噬的激活,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对提高肿瘤细胞对治疗的敏感性也有巨大潜力。
2.2miRNA调控的细胞毒性自噬
自噬在肿瘤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肿瘤微环境中长期存在的应激会导致自噬性的细胞死亡。虽然自噬诱导细胞死亡的具体机制仍有待研究,但普遍认为自噬的程度与细胞内损伤程度成正比。
自噬还可以通过清除受损细胞器、分解突变蛋白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发挥抗肿瘤作用。miRNA对细胞毒性自噬的调控作用可以发生在自噬的不同阶段。在自噬的诱导阶段,胶质瘤细胞中过表达的miR-494-3p可以通过靶向下调PTEN基因的表达水平,激活下游AKT/mTOR信号通路,对细胞毒性自噬起抑制作用,促进肿瘤增殖和迁移。
miR-494抑制剂在体外实验中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在胶质瘤临床治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miRNA簇(miRNAcluster,MC)let-7家族是一类已知的肿瘤抑制因子,参与调控自噬泡的形成。胶质瘤组织中miR-let-7a-1、let-7d、let-7f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ignaltransducersandactivatorsoftranscription1,STAT1)是miR-let-7d、let-7a-1和let-7f-1的重要靶基因之一,在胶质瘤中表达上调。
上调的STAT3可以激活B淋巴细胞瘤-2(Bcelllymphoma-2,Bcl-2)、髓细胞白血病-1(myeloidcellleukemia-1,Mcl-1)等凋亡调控基因,通过影响Beclin-1干扰ULK1诱导下的自噬泡成核过程,从而抑制细胞毒性自噬。体外实验中也证实,过表达MC-let-7a-1~let-7d可以加速胶质瘤细胞的自噬性死亡。
miR-449对自噬的调控也由Beclin-1介导,其能够与线粒体外膜的CDGSH铁硫结构域2(CDGSHironsulfurdomain2,CISD2)结合;而CISD2可以通过CISD2/MiR-449a/Beclin-1轴抑制自噬,促进胶质瘤细胞增殖。
在自噬泡的延伸阶段,miR-770-5p和miR-24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前者受lncRNATPT1-AS1调控,在胶质瘤中表达水平下降,其下游靶基因STMN1表达水平上调,进而抑制细胞毒性自噬,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后者可以与β连环蛋白(β-catenin)相结合,影响ATG4A的表达,干扰自噬体的形成过程,抑制细胞毒性自噬,从而提高肿瘤细胞的活力。
在肿瘤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以特定的miRNA为靶点诱导细胞毒性自噬,可能是未来肿瘤治疗中的新方向。
3.miRNA调控自噬与胶质瘤治疗
3.1miRNA调控自噬与肿瘤电场治疗
肿瘤电场治疗(tumor-treatingfields,TTFs)是一种利用低强度电场治疗恶性肿瘤的新兴疗法,已被批准应用于复发性或新诊断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multiforme,GBM)的治疗。Roger等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临床试验显示,与单独使用TMZ相比,TTFs联合TMZ疗法在提高了GBM患者存活率的同时,没有显现出严重的毒副作用。然而TTFs抑制GBM进展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此前被广泛接受的理论认为,TTFs通过干扰纺锤体的组装,阻滞有丝分裂中后期,导致细胞凋亡。
2019年的一项研究发现,TTFs诱导GBM细胞产生自噬可能是治疗过程的关键。这一细胞死亡途径由AKT2/mTor/p70S6K轴介导,而miR-29b参与了自噬过程中AKT2的表达调控。TTFs治疗上调了胶质瘤细胞中miR-29b的表达,负向调节AKT2在细胞中的含量,从而抑制GBM肿瘤的生长。深入研究miRNA调控自噬及其在电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提高TTFs的临床应用价值,目前相关领域尚有广阔的研究空间,等待更多的学者去探索。
3.2miRNA调控自噬与化疗抵抗
TMZ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烷化剂,可以通过损伤肿瘤细胞DNA,引发细胞毒性和细胞凋亡;目前广泛应用于胶质瘤的临床治疗。TMZ可以激活细胞自噬,引起LC3-II/I、Beclin-1水平增高和p62水平降低。这一过程由多种miRNA调控,前面提到的miR-93就是其中之一。
TMZ可以降低肿瘤细胞中miR-93的表达水平,进而刺激肿瘤细胞发生保护性自噬,产生化疗抵抗。miR-193-5p也可以提高肿瘤细胞的自噬活性,通过癌症易感候选基因2(cancersusceptibilitycandidate2,C-ASC2)/miR-193-5p/mTOR轴诱导细胞保护性自噬,导致TMZ耐药。
与上述TMZ诱导胶质瘤细胞产生保护性自噬不同,TMZ可以通过上调miR-519a的表达水平,强化BCL-2/Beclin-1复合物的解离,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发生细胞毒性自噬,提高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这些研究为解决化疗抵抗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临床应用中,能否通过联合使用TMZ和miRNA抑制剂,靶向抑制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的保护性自噬;或是通过增强特异的内源性miRNA,恢复耐药细胞的细胞毒性自噬活性,从而克服化疗耐药,提高化疗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3.3miRNA调控自噬与放疗抵抗
放射治疗是胶质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在经过放射治疗的胶质瘤细胞中可以观察到自噬现象,但是自噬对细胞具有保护性还是毒性作用尚无明确的结论。胶质瘤对放射治疗的抵抗可能与miRNA调控的自噬过程相关。研究发现,放疗后血清中miR-17-5p的含量显著降低;miR-17-5p可以靶向作用于Beclin-1,负向调控细胞保护性自噬活性,使肿瘤细胞产生耐受。
另一项研究发现,miR-21过表达,可以激活AKT/mTOR通路抑制细胞自噬,是肿瘤细胞躲避放疗诱导细胞死亡的关键环节。靶向阻断miR-21可以提高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自噬能力,进而增强放疗敏感性。
4.结语
自噬作为一种代谢途径,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自噬可以提高对外界压力的抵抗力,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另一方面,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
miRNA通过AKT/mTOR、ERK1/2等多条信号转导通路,影响Beclin-1、ULK1等自噬调节因子的活性和ATG12-ATG5-ATG-16、LC-3-PE等关键复合物的形成,在自噬诱导、自噬泡的形成和延伸、自噬体成熟等阶段发挥调控作用。寻找特异性调控胶质瘤细胞自噬的miRNA并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可能是克服化疗耐药和放射抵抗、降低患者复发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基于miRNA调控自噬通路的分子靶向治疗应用前景广阔,值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来源:程丽霖,廖克曼,缪亦锋,陈炳宏,邱永明.miRNA调控自噬及其在胶质瘤中的作用[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1(04):473-476.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