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及加拿大学者进行的一项系统综述及荟萃分析显示,与正常体重相比,肥胖和2及3级肥胖与较高的全因死亡率显著相关。超重(BMI: 25-<30)、肥胖症 (BMI: ≥30)、1级肥胖 (BMI: 30-<35) 、2级和3级肥胖 (BMI: ≥35) 的全因死亡率风险比计算(HR)是相对于正常体重(BMI: 18.5-<25)的。
美国及加拿大学者进行的一项系统综述及荟萃分析显示,与正常体重相比,肥胖和2及3级肥胖与较高的全因死亡率显著相关。1级肥胖与较高的死亡率不相关,超重则与较低的全因死亡率显著相关。研究结果1月2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2013 Jan 2;309(1):71-82.)。
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预测与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相联系的相关死亡风险可为临床决策提供帮助。”
研究人员旨在对已经发表过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和全因死亡率的相关分析进行系统综述及荟萃分析,通过查找在一般成年人群众进行的有关应用标准BMI分类了解全因死亡率。研究人员确认了符合标准的97项研究,纳入的组合样本规模超过288万人,死亡事件超过27万例。受试者来自多个地区,包括美国或加拿大(n=41项研究)、欧洲(n= 37)、澳大利亚(n=7)、中国或台湾(n =4)、日本(n=2)、巴西(n=2)、以色列(n=2)、印度(n=l)及墨西哥(n=1)。
超重(BMI: 25-<30)、肥胖症 (BMI: ≥30)、1级肥胖 (BMI: 30-<35) 、2级和3级肥胖 (BMI: ≥35) 的全因死亡率风险比计算(HR)是相对于正常体重(BMI: 18.5-<25)的。
HR分析结果表明,超重的死亡风险下降6%;肥胖(全部分级总和)的死亡风险增加18%;1级肥胖的死亡风险下降5%;而2级和3级肥胖的死亡风险增加29%。 研究人员表示,1级肥胖与较高的死亡率不相关, 这表明,肥胖造成的较高死亡率主要源于较高BMI级别的肥胖患者的死亡率增加。
研究人员表示,此次研究结果与所观察到的超重及适度肥胖患者有着较低的死亡率是一致的。可以解释这种现象原因包括:体重较重的患者早期即表现出临床症状,因而有较大的接受最佳药物治疗的可能性,在治疗肥胖的同时在心血管疾病等其他代谢影响因素方面或也可获益。
同期述评——
BMI是否足以预测患者的死亡风险? (JAMA. 2013 Jan 2;309(1):87-8.)
BMI并不反映性别、种族、年龄等情况。而种族和年龄均影响疾病风险、死亡率与BMI间的相关性。此外,肥胖程度相同的人之间的脂肪分布差异也很大,而存在腹部肥胖者其健康风险最大。因此,美国国家心、肺及血液研究所(NHLBI)推荐除BMI外,应加用腰围作为判断与脂肪组织分布相关健康危险的附加替代指标。
作为一个代谢风险预测指标,BMI并不完美。BMI正常者或存在超重或肥胖的代谢模式,BMI偏高者或显示健康的代谢模式。除BMI自身的局限性,肥胖或超重者可能更容易受到医生的积极控制,因而与正常体重者相比,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似乎更低。在以往大多数研究中,BMI为22~25全因死亡率最低,BMI为18.5~22的死亡率较高,将两组相加后得出的平均值可能可以解释为何正常体重者的死亡率与1级肥胖症相似。
编译自:Higher Levels of Obesit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Death; Being Overweight Associated With Lower Risk of Death .JAMA network. JANUARY 1, 2013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