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和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研究人员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纵隔淋巴管瘤的CT及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研究指出纵隔淋巴管瘤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多表现为前上纵隔的囊性肿块,可沿纵隔间隙弥漫生长,增强扫描多无强化。CT增强扫描及MRI扫描有助于纵隔淋巴管瘤的诊断。该文章发表在2012 年06卷06期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上。
日前,天津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和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研究人员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纵隔淋巴管瘤的CT及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研究指出纵隔淋巴管瘤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多表现为前上纵隔的囊性肿块,可沿纵隔间隙弥漫生长,增强扫描多无强化。CT增强扫描及MRI扫描有助于纵隔淋巴管瘤的诊断。该文章发表在2012 年06卷06期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上。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纵隔淋巴管瘤的CT及MRI表现,7例均行CT平扫,其中4例行增强CT扫描,2例行MRI扫描。
7例纵隔淋巴管瘤均表现为纵隔肿块。其中右前上纵隔3例,右后上纵隔2例,右前下纵隔心包旁1例,左前上纵隔1例。7例中4例肿块呈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界较清楚;2例肿块沿纵隔血管间隙弥漫生长,边界不清;1例肿块向椎管内延伸,呈哑铃型。肿块直径5.0~11.0 cm,平均7.2 cm。CT平扫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平均CT值23 HU;增强扫描4例中1例肿块内部呈小片状或点、条样强化,3例无强化表现。2例行MRI检查,病灶均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的囊性肿物,增强后无强化表现,其中1例信号欠均匀,与周围结构分界欠清。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