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草原上和森林中生长着丰富多样的药用植物,蒙古族人民在同大自然和疾病的斗争中,用这些药用植物来治疗疾病和骨折、外伤,积累了不少的药物学方面的知识。内蒙古蒙药最丰富的地区是东部山地,特别是大兴安岭燕北山地,而主要的内蒙古大宗药材主要分布于广大草原和荒漠地带。
一、历史悠久的蒙药
蒙古草原上和森林中生长着丰富多样的药用植物,蒙古族人民在同大自然和疾病的斗争中,用这些药用植物来治疗疾病和骨折、外伤,积累了不少的药物学方面的知识。在史料中记载了蒙古地区的特产药物肉苁蓉。在六百多年前拉施达丁所著的《史集》中曾经记载成吉思汗以前居住在鄂毕河上游森林里的“兀刺速惕、帖良古惕和客思的迷这些部落熟悉蒙古药剂,以用蒙古方法很好地治病闻名于世”的史实。
元代时,随着国内各兄弟民族间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欧、亚两州各国之间的频繁交往,蒙医药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药物方剂方面的知识也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和丰富。内地和国外的一些药物进入了蒙古地区,蒙古草原的特产肉苁蓉等药物也传送到内地和国外。各地药物的广泛交流,也丰富了蒙药学、方剂学的内容。
16世纪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传统的古代蒙医药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出现了如《方海》《四部甘露》《蒙药正典》等药学专著。
1949年以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医药政策指导下,蒙医药得到了应有的地位。并且跨入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行列。在内蒙古医学院设立了蒙医专业,并建立了蒙医学院,从此有了培养蒙医药高级人才的基地。制定了《内蒙古蒙药材标准》《内蒙古蒙成药标准》,编写出版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分卷》、部分蒙药也被编入《中国药典》(90版)中,从而保证了用药的质量和疗效。也组织力量撰写出了蒙医药专业用统编教材,使高等蒙医药教学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同时也促进了蒙医药学知识理论化、系统化的进程。
二、蒙药的种类和分类特点
蒙药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分布广,为蒙医所常用。其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且以植物药为主。
早期的蒙药品种数量少,分类均采用传统的分类方法,即:“按药物的来源、属性分类,按功效分类和按药味分类。”现今随着蒙医药理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药品种逐年增多,蒙药数量成倍增加,蒙药的分类方法也得以改进和更新。蒙药的近代分类采用按药用部位来分,按科属来分或按药物效用来分类。纵观历代蒙医药著作的记载。18世纪,蒙古族医药学家伊希巴拉珠尔所著的《认药白晶药鉴》一书共收录蒙药801种,按药物的来源和属性共分了13大类。伊希巴拉珠尔著的另一部《甘露点滴》分了7大类。19世纪,著名蒙医学家罗布桑苏勒和木编著的《认药学》共收录药678种,分了4大卷。著名蒙药学家占布拉道尔吉所著的《蒙药正典》共收录了879种蒙药,分了8大类。进入20世纪编著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分卷》共收录蒙药442种,按药物效用分了17大类。《内蒙古药材标准》共收了322种蒙药,按药用部分分了8大类。从占布拉道尔吉的《蒙药正典》亦可见,共收录的879种蒙药中,植物药约占62%,动物药约占17%,矿物药约占21%。《内蒙古蒙药材标准》已收录的322种蒙药中,植物药222种,动物药40种,矿物药42种,其他类17种,植物药占总数的69%。从以上足以看出蒙药取材广泛,是以植物药为主的。
据有关文献统计,目前蒙药的品种已多达2200余种,较为常用的药为1342种。其中属于植物种子、果实类54种,花类83种,根及根茎类231种,全草类256种,茎、叶类54种,皮类30种,其他动物类260种,矿石类98种。这些传统蒙药被沿用至今,疗效确切而可靠,久用而不衰。
三、蒙药常用品种及分布特点
1949年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医药工作。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蒙药的发掘、收集整理、资源普查与开发利用、新药的研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医疗、科研、教学、药材的产、供、销等诸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据有关文献统计,目前较为常用的1342种蒙药中,常用品种约450种。其中植物药占313种,动物药占66种,矿物药48种,其他23种。这些药物中有些是动植物的全体,如方海、扁蕾、香青兰;有些只是动植物体的一部分,如狐肺、草乌叶;也有些是动植物分泌或渗出的物质,如牛乳、珊瑚、黑云香;有些是经过加工制得的物质,如灰盐(草木灰水浸汁经过滤蒸发所得结晶物),马奶酒(鲜马奶经过发酵而酿成);矿物药中有些是天然矿石,如禹粮土(一种含铁粘土)、青金石等轴晶系(Na,Ca)8[AISiO4]6(SO4,CI,S)2或如红铜炭之类的加工品,有的则是诸如龙骨、石燕等动物骨化石。
在众多的蒙药中有不少种药材是蒙药专用品种(即只有蒙医习惯使用的药物),在常用蒙药中约有140种。如:广枣,蒙医用于心悸、心绞痛心脏病。沙棘,蒙医用来止咳去痰,活血化瘀。蓝盆花,蒙医用于清肺热和治疗肝热病。文冠木,蒙医用于清热燥湿,治疗风湿、痹症。现代有关科学研究都证实了它们的药效确切,疗效可靠。这此药物中医从来就不用。
还有许多药材蒙医用,中医也用,这类药材习称中蒙药交叉品种。在常用蒙药中约有180种。这些药材虽然中医和蒙药都用,但是由于各自理论体系不同,实践经验有别,因此,对这些药物的认识和应用也就必然有所差异。以诃子为例:诃子,蒙医视为众药之王,广泛应用。认为“诃子具咸外五味”(清·伊希巴拉珠尔《认药白晶药鉴》),“为治诸病之上品”(清·罗布桑却配勒《蒙医药选编》),主治“三邪”诸症,血症,黄水症以及解毒,调中,补益。因此,临床各科配方常不可少之。如清·吉格木德丹金扎木苏的《蒙医传统验方》316方中,含有诃子的药方占一半多,足见诃子是蒙药中的最常用品种。而中医则一般以其涩肠止泻,敛肺和咽,在其他方面用得很少。
有些蒙药与中药虽然来源于同种植物,但是取用部位不尽相同。如:达乌里龙胆,蒙药用其花(小秦艽花),中药则用其根作秦艽用,石榴,蒙药用其果实或种子,中药则用果皮。上边谈到的广枣,蒙药用它的果实,中医偶有用其树皮治烫伤。草乌,中药仅用它的块根,蒙药不但用其块根,还分别用草乌芽、草乌花.真可谓对草乌资源的充分利用。蒙药品种从总体上有着上述特点外,还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与地理、资源条件相适应。如广枣、三七、木香、山柰、姜黄、马钱子、胡椒、益智仁、肉桂、沉香等蒙药材生长在长江以南地域,具有热带、暖温带特点的药材在蒙药中占一定的比例,蒙医习称其为南药,在常用蒙药中约有110种。人参、北沙参、苦参、甘草、草乌、百合、沙棘、文冠木、多叶棘豆、狼毒、肉苁蓉等蒙药材生长在长江以北,蒙医习称其为北药,在常用蒙药中约有220余种。
地理环境上,如船形乌头、唐古特乌头、金腰草、乌奴龙胆、胡黄连、白花龙胆、囊距翠雀花、喜马拉雅紫茉莉、烈香杜鹃等生长在青藏高原,且为藏医习用药材,从《月王药诊》中有其记载,沿用一千余年不衰。随着《四部医典》传入蒙古地区,藏药对蒙药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部分藏药亦被蒙医收用,因此,还有许多药物蒙医和藏医同样用,这类药物习称蒙藏交叉品种。在常用蒙药中,象这类药材约有35种。此外象沙棘、多叶棘豆、硬毛棘豆、香青兰、蒙古山萝卜花、黄花黄芩、冷蒿等有着蒙古高原特点的地产药材为蒙药的主体。其中甘草、蒙古黄芪、麻黄、肉苁蓉等又是内蒙古的特产,并闻名国内外。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内蒙古供、销的商品药材中,地产的药材约有80余种,其中蒙医所用药材占70余种。另外全区各地蒙医自采自用的药材亦有60余中。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