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解放军第211医院中医科的研究人员共同发表论文,旨在通过调查门诊高反应性鼻病患者518例,获得哈尔滨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变应原分布情况。研究指出哈尔滨地区AR有明确临床特点,主要变应原为尘螨、矮豚草蒿,其次是霉菌、柏榆梧桐柳三角叶杨。该文章发表在2012年06卷05期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上。
日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解放军第211医院中医科的研究人员共同发表论文,旨在通过调查门诊高反应性鼻病患者518例,获得哈尔滨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变应原分布情况。研究指出哈尔滨地区AR有明确临床特点,主要变应原为尘螨、矮豚草蒿,其次是霉菌、柏榆梧桐柳三角叶杨。该文章发表在2012年06卷05期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上。
采集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门诊518例高反应鼻病患者的病史并做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和皮内试验。
高反应鼻病患者中79.34%(411/518)为AR。48.18%(198/411)AR为中-重度持续性,30.90%(127/411)为中-重度间歇性。主要发病季节为7 ~9 月份。12岁以下儿童占7.30%,12 ~18 岁占27.01%,18岁以上占65.69%。AR主要伴发的疾病包括哮喘 25.55%,变异性皮炎2.68%。411例患者变应原阳性率户尘螨、粉尘螨37 例(90.75%)、矮豚草蒿186例 (45.26%)、霉菌138例(33.58%)、柏榆梧桐柳三角叶杨126例(30.66%)。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