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评价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耳蜗病变)与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听觉系统的频率选择特异性,对比说明不同类型听力损失对听觉系统频率选择特异性的影响。研究指出,耳蜗病变会导致频率选择特异性障碍,而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听觉系统的频率选择特异性可能基本正常。该
近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评价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耳蜗病变)与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听觉系统的频率选择特异性,对比说明不同类型听力损失对听觉系统频率选择特异性的影响。研究指出,耳蜗病变会导致频率选择特异性障碍,而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听觉系统的频率选择特异性可能基本正常。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1期《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上。
使用测量心理物理调谐曲线(psychophysical tuning curve,PTC)的方法评价频率选择特异性,即当存在一个纯音信号,其频率和强度保持不变,加入另一个窄带噪声,噪声的中心频率和强度均发生变化,通过改变噪声的中心频率与强度掩蔽纯音信号,由此获得的窄带噪声中心频率与其强度的关系曲线。PTC越窄,尖部越尖锐说明频率选择特异性越好,使用测试频率与PTC曲线最小强度上10 d B的曲线宽度的比值(Q10dB)评价PTC曲线的尖锐程度。选取听力正常受试者11名,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受试者14例,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17例,测量3个组受试者双耳在500Hz和1000Hz处的心理物理调谐曲线。
听力正常受试者平均Q10dB结果为3.4±0.9,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受试者平均Q10d B结果为1.8±0.4,听神经病谱系障碍受试者平均Q10d B结果为3.5±1.0。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组Q10 d B结果与听力正常组Q10dB结果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Q10dB结果与听力正常组(F=34.90,P<0.001)和听神经病谱系障碍组Q10dB结果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F=31.09,P<0.001)。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ebyhtjwk.aspx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