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

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变定位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杨俊岭 整理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5-09-22
导读

           近期,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病变定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指出,BPPV患者的oVEMP异常,其对椭圆囊功能损害程度超过球囊,可对受试者的耳石器功能进行客观的评判,有利于疾病判定。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14期《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上。   选择2012-09-2015-01期间在我

  近期,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病变定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指出,BPPV患者的oVEMP异常,其对椭圆囊功能损害程度超过球囊,可对受试者的耳石器功能进行客观的评判,有利于疾病判定。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14期《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上。

  选择2012-09-2015-01期间在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同期选择原发性BPPV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2组都进行全功能听觉诱发电位分析,测定oVEMP与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的异常情况、波幅、阈值、P1潜伏期、N1潜伏期等。

  观察组中的cVEMP异常率为28.8%,oVEMP异常率为38.8%,而对照组的cVEMP与oVEMP异常率分别为1.3%和2.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oVEMP测试振幅为(5.98±2.15)μv,N1潜伏期为(10.03±0.76)ms,而对照组分别为(4.09±2.11)μv、(11.67±0.78)ms,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VEMP测试振幅(154.8±43.92)μv,而对照组为(180.49±45.34)μv,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lcebyhkzz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