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通过分析眩晕患者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的特点,探讨视频记录眼球运动的头脉冲试验在眩晕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指出,vHIT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记录6个半规管的前庭眼反射高频特性,反映不同眩晕疾病前庭眼反射受影响的情况,能帮助鉴别诊断外周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是临床眩晕疾病非常实用的一项检查方法。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12期《临床耳
近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通过分析眩晕患者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的特点,探讨视频记录眼球运动的头脉冲试验在眩晕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指出,vHIT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记录6个半规管的前庭眼反射高频特性,反映不同眩晕疾病前庭眼反射受影响的情况,能帮助鉴别诊断外周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是临床眩晕疾病非常实用的一项检查方法。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12期《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上。
眩晕患者95例,依据临床诊断分为外周性眩晕(47例)和中枢性眩晕(48例),记录所有患者6个半规管vHIT的扫视眼动结果(阳性或阴性)和增益值,分析不同眩晕患者vHIT结果的特点,对比两组患者vHIT结果的差异。
外周性眩晕患者vHIT:梅尼埃病22例(23耳),vHIT结果异常21耳(91.3%);听神经瘤4例、耳部带状疱疹2例、迟发性膜迷路积水5例、突聋伴眩晕6例、前庭功能低下8例,所有患侧耳vHIT的结果均表现出扫视眼动阳性或(和)增益值异常;其中1例耳部带状疱疹患者经治疗后扫视眼动消失,增益值恢复正常;外周性眩晕患者vHIT结果异常率为95.7%(45/47)。中枢性眩晕患者包括后循环缺血7例,脑梗6例,头晕为主伴眩晕17例,其他中枢性眩晕18例,vHIT异常率为72.9%(35/48),明显低于外周性眩晕患者(P<0.05)。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lcebyhkzz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