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突发性聋的有效治疗方案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研究指出,突发性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口服及鼓室内注入糖皮质激素安全有效,其预后与年龄、病程、听力曲线类型、治疗前受损频率听力水平、伴或不伴眩晕密切相关。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10期《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上。 回顾性分析164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所有患者给予静
近期,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突发性聋的有效治疗方案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研究指出,突发性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口服及鼓室内注入糖皮质激素安全有效,其预后与年龄、病程、听力曲线类型、治疗前受损频率听力水平、伴或不伴眩晕密切相关。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10期《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上。
回顾性分析164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所有患者给予静脉滴注扩血管、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及口服泼尼松治疗,并行患耳地塞米松鼓室内注药。将所有患者分为低频听力下降型、中频听力下降型、高频听力下降型、全频听力下降型及全聋型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行纯音听阈测试,比较所有患者及不同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受损频率的气导平均听力及各个频率气导听力。分析性别、年龄、病程、听力曲线类型、治疗前受损频率听力水平、伴或不伴眩晕与预后的关系。
所有患者平均听力及全频率平均听力均有所改善,治疗有效率达46.3%,低频听力改善优于高频听力。其中年龄、病程、听力曲线类型、治疗前受损频率听力水平、伴或不伴眩晕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lcebyhkzz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