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客观评价西妥昔在头颈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作用和临床价值,明确其应用的有效性和适用范围,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研究指出,在局部晚期头颈鳞状细胞癌中,使用西妥昔不能提高2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而皮肤反应和黏膜炎发生率高;在复发转移头颈鳞状细胞癌中,使用西妥昔可以延长OS、PFS,提高ORR,使用西妥昔增加了总体不良反应、皮肤反应和厌食的发
近期,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客观评价西妥昔在头颈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作用和临床价值,明确其应用的有效性和适用范围,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研究指出,在局部晚期头颈鳞状细胞癌中,使用西妥昔不能提高2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而皮肤反应和黏膜炎发生率高;在复发转移头颈鳞状细胞癌中,使用西妥昔可以延长OS、PFS,提高ORR,使用西妥昔增加了总体不良反应、皮肤反应和厌食的发生率。该研究结论基于有限的RCT研究文献,有关西妥昔在头颈鳞状细胞癌治疗中作用的最终结论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1期《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上。
按照Cochrane协作组要求,检索中国内外权威数据库中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系统评价要求进行Meta分析。主要提取指标为总体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体反应率(ORR)。次要提取指标为严重不良反应,包括3~4级的黏膜炎、皮肤反应、吞咽困难、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低钾血症、呕吐、乏力、低镁血症、呼吸困难和脓毒症等。结果采用危险比(RR)、比值比(OR)、平均差(MD)及其95%CI。
最终该系统评价纳入英文文献4篇,包括局部晚期头颈鳞状细胞癌和复发转移头颈鳞状细胞癌各2篇。其中,晚期头颈鳞状细胞癌共纳入1 319例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在加用西妥昔组与未使用西妥昔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FS固定效应模型:RR=1.02,95%CI为0.92~1.12;P>0.05;OS固定效应模型:RR=1.06,95%CI为1.00~1.13,P>0.05);3~4级吞咽困难在2组中无明显差别;3~4级黏膜炎和皮肤反应在使用西妥昔组明显高于未使用西妥昔组。复发和转移头颈鳞状细胞癌共纳入559例患者,使用西妥昔组OS、PFS和ORR均优于未使用西妥昔组(OS固定效应模型:MD=2.41,95%CI为0.96~3.86,P<0.01;PFS固定效应模型:MD=2.06,95%CI为1.34~2.77,P<0.01;ORR:OR=2.38,95%CI为1.60~3.54,P<0.01)。而1年生存率未显示明显提高(OR=1.39,95%CI为0.98~1.97,P>0.05)。各种不良反应中,总体不良反应率使用西妥昔组较未使用西妥昔组升高;使用西妥昔组皮肤反应和厌食发生率高于未使用西妥昔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lcebyhkzz.aspx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