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兔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

作者:杨俊岭 整理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5-09-17
导读

           近期,西安市第四医院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观察角膜碱烧伤兔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SC)移植后不同时间受损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neovascularization,CNV)发生情况,探讨BMSC移植后对碱烧伤CNV的抑制作用。研究指出,BMSC通过抑制MMP-2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溶解,抑制CNV的形成;通过降低炎性细

  近期,西安市第四医院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观察角膜碱烧伤兔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移植后不同时间受损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发生情况,探讨BMSC移植后对碱烧伤CNV的抑制作用。研究指出,BMSC通过抑制MMP-2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溶解,抑制CNV的形成;通过降低炎性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从而抑制CNV的生长。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6期《眼科新进展》杂志上。

  取日本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只,实验组进行烧伤后BMSC移植,体外分离培养得到BMSC,制备中度角膜碱烧伤模型,随后行BMSC移植。对照组不进行移植。分别于移植后3 d、14 d、28 d观察CNV生长状态、计算CNV面积、采用RT-PCR检测角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

  BMSC贴壁生长,呈长梭形,CD90呈现高表达(表达率97.94%),CD31低表达(表达率0.15%)。BMSC移植后28 d时实验组角膜较对照组明显透亮,新生血管面积显著减小(P<0.05)。BMSC移植后14 d、28 d,实验组MMP-2基因条带的灰度值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实验组MMP-2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且14 d时差异最明显(P<0.01)。BMSC移植后3 d,实验组TNF-α基因条带灰度值较对照组低,实验组TNF-αmRNA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d时,实验组TNF-α基因表达仍低于对照组(P<0.05),28 d时实验组与对照组TNF-αmRNA表达量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ykxjz.aspx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