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collamerlens,ICL)植入术后早期前房形态。研究指出,ICL植入术后早期前房形态发生改变,前房深度变浅、前房角变窄,但随访期内各观测指标稳定,未见进行性前房变浅、房角关闭或眼压升高。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2期《眼科新进展》杂志上。 随机选取接受ICL植入术的近视患者26
近期,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术后早期前房形态。研究指出,ICL植入术后早期前房形态发生改变,前房深度变浅、前房角变窄,但随访期内各观测指标稳定,未见进行性前房变浅、房角关闭或眼压升高。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2期《眼科新进展》杂志上。
随机选取接受ICL植入术的近视患者26例(49眼),测量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中央前房深度、周边前房深度、前房角、前房容积和眼压,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术后1个月,中央前房深度为(3.04±0.21)mm,与术前(3.19±0.27)mm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2 mm、4 mm和6 mm瞳孔直径区域各方位周边前房深度较术前均有显著下降;0°、180°水平方位术后1个月前房角分别为(27.86±5.46)°和(27.95±5.36)°,较术前(42.05±6.73)°、(41.97±5.65)°显著降低,术后1个月前房容积(129.17±18.90)mm3较术前(214.57±27.41)mm3显著减小,以上各指标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测量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眼压为(15.31±2.44)mm Hg(1 k Pa=7.5 mm Hg),较术前(17.46±1.79)mm Hg显著降低(t=6.70,P=0.00),术后3个月恢复至(15.79±2.16)mm Hg,与术后1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P=0.77)。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ykxjz.aspx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