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

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损伤模型中的作用

作者:杨俊岭 整理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5-09-16
导读

           近期,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指出,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出现明显小胶质细胞活化,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在视网膜超微结构的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1期《眼科新进展》杂志上。   前房灌注法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在损伤发生后2h、12h、24h、48h、72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

  近期,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指出,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出现明显小胶质细胞活化,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在视网膜超微结构的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1期《眼科新进展》杂志上。

  前房灌注法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在损伤发生后2 h、12 h、24 h、48 h、72 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特异性抗原标志物CD68的表达,观察活化小胶质细胞的分布、活化程度等,同时观察相应时间点的视网膜超微结构变化。

  对照组中视网膜小胶质细胞主要位于神经节细胞层。缺血再灌注损伤后2 h组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的分布部位、表达量等基本与对照组相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12 h组视网膜中CD68+细胞表达增多,内丛状层可见阳性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后24 h组CD68+细胞表达明显增多,部分向视网膜外层迁移。缺血再灌注损伤后48 h组进入视网膜外层的CD68+细胞多数出现于视网膜内丛状层、内核层、外丛状层。缺血再灌注损伤后72 h组活化小胶质细胞数量达到最高水平。视网膜超微结构显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12 h组开始出现损伤表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间隙扩大、光感受器细胞外节膜盘疏松变形、可见散在小胶质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后24 h组病变继续加重,小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缺血再灌注损伤后72 h组病变继续加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核膜肿胀溶解,细胞器溶解,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可见凋亡小体、小胶质细胞,证明了小胶质细胞对光感受器的损伤作用。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ykxjz.aspx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