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

视网膜色素变性黄斑区视网膜FD-OCT及mfERG观察

作者:杨俊岭 整理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5-09-16
导读

           近期,河南省立眼科医院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frequencydomain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FD-OCT)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electroretinorgram,mfERG)观察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pigmentosa,RP)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图像特征。研究指出,FD-OCT和mfERG相结合可有效

  近期,河南省立眼科医院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frequency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FD-OCT)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rgram,mf ERG)观察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图像特征。研究指出,FD-OCT和mf ERG相结合可有效评价RP患者视网膜功能及形态特点。该文发表在2014年第12期《眼科新进展》杂志上。

  选取临床确诊的RP患者30例(30眼)作为RP组,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30人(30眼)作为对照组。采用FD-OCT RTVue的E-MM5扫描模式对5 mm×5 mm范围的黄斑中心视网膜进行检测,获取视网膜厚度及内、外层视网膜容积,同时采用RETIport视觉电生理系统测量mf ERG,对两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RP组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为(140.80±19.25)μm,对照组为(165.91±14.39)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组黄斑区外层视网膜体积为(3.61±0.18)mm3,低于对照组(4.59±0.11)mm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RP组黄斑区内层视网膜体积为(2.28±0.10)mm3,对照组为(2.30±0.10)mm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组mf ERG各环N1、P1波反应密度值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P组N1、P1波3~5环的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ykxjz.aspx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