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天津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召开“天津市医联体试点工作推动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鼓励创新,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工作。天津市卫生计生委书记、主任王建存从充分认识加强医联体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和加大力度推动,确保医联体建设取得新成效两个方面对全市医联体建设工作提出工作要求。会上,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和平区卫生计生委、河西区卫生计生委、河北区卫生计生委、市胸科医院、南开区三潭医院分别介绍医联体试点工作开展经验。
9月10日,天津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召开“天津市医联体试点工作推动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鼓励创新,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工作。天津市卫生计生委书记、主任王建存从充分认识加强医联体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和加大力度推动,确保医联体建设取得新成效两个方面对全市医联体建设工作提出工作要求。会上,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和平区卫生计生委、河西区卫生计生委、河北区卫生计生委、市胸科医院、南开区三潭医院分别介绍医联体试点工作开展经验。
天津市推动医联体建设工作,是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统一规划内,由三级医院(或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成医疗服务联合体。在医联体内,充分发挥家庭责任医生与社区居民签约服务优势,合理利用医疗资源进行上下联动,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医学检查检验互认,医学影像诊断互传共用,方便居民基层就近就医,减轻大医院“人满为患”压力。
据悉,今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将建设医联体工作列入“20项民心工程”。今年初,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制定并印发了《2015年天津市建立医疗联合体服务试点工作方案》,先期选择和平、河西两区作为试点,分别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天津医院、环湖医院等组建10个“医联体”,探索建立“天津医联体模式”。一是,医院帮扶、基层提升。通过大医院学科建设、专家团队、技术力量、管理经验等优质资源下沉到社区,进一步强化基层,从人员能力、规范诊疗、便捷流程、药品供应等方面不断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居民就近获得更便捷的优质医疗服务。二是,政策突破,部门配合。坚持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将外部政策调整、体制机制创新与机构能力建设、管理服务改善相结合。市人力社保局从扩大医保药品报销范围、支持开展医师多点执业等方面提出支持政策;市卫生计生委借助“百人团”进社区工程,将三级医院中一批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下沉到基层单位,开展门诊服务。三是,试点推进,积极创新。根据大医院学科特点和区县区域特性,各区县和大医院之间都在开展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区域医疗服务联合。四是,多措并举,便民服务。居民在医联体内可享受到智慧导诊、 预约挂号、专家坐诊、方便用药、一站检验、远程影像、双向转诊、增值诊疗等8个方面便民惠民服务。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