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科

髌旁外侧人路进行外翻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探讨

作者:陈小姣 整理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2-11-06
导读

         日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的曹光磊、沈惠良和马立国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应用外侧入路进行外翻膝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研究指出膝关节外侧入路能很好地显露外翻膝的外侧挛缩结构,有利于对挛缩结构进行准确的松解,外侧支持带的“z”字成型方法有效地解决了髌骨的松解和假体软组织覆盖的矛盾,是中、重度外翻膝进行膝关节置换的良好入路。该文章发表在2012 年6卷03期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上。

  日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的曹光磊、沈惠良和马立国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应用外侧入路进行外翻膝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研究指出膝关节外侧入路能很好地显露外翻膝的外侧挛缩结构,有利于对挛缩结构进行准确的松解,外侧支持带的“z”字成型方法有效地解决了髌骨的松解和假体软组织覆盖的矛盾,是中、重度外翻膝进行膝关节置换的良好入路。该文章发表在2012 年6卷03期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上。

  2008年12月至2011年3月,对10例(12膝)外翻膝畸形患者施行了全膝关节置换术。女3例,男3例,平均年龄71.4岁(61~77岁)。所有患者均采用膝关节外侧人路,将外侧支持带进行冠状面“Z”字成形,分步骤按照拉花技术进行髂胫束止点、后外侧关节囊、外侧副韧带等松解以获得屈、伸间隙的软组织平衡,假体就位后错位缝合外侧支持带的浅、深层。术后3、6、12个月及之后每年门诊随访,应用HSS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

  所有病例均应用后稳定型假体(G2,施乐辉公司,美国),全部患者的外翻畸形均获得矫正,下肢力线由术前平均外翻18.4°(15°~24°)恢复至平均外翻6.8°(4°~9°).所有病例获得随访,平均12.4个月(3~24个月)。至最后随访时,HS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2.4分(35~58分)恢复到平均86.4分(76~95分)。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