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基础医学

3种缝合方法控制上颌Le Fort Ⅰ型截骨术后鼻翼宽度的效果比较

作者:杨俊岭 整理 来源: 日期:2015-08-06
导读

  近期,北京大学 医学院 医院颌面外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研究上颌LeFortⅠ型截骨术后鼻翼宽度的变化规律,并比较3种控制鼻翼宽度缝合方法的效果。研究指出,3种缝合方法控制鼻翼宽度的效果无差别,均不能完全避免术后鼻翼增宽,且这种宽度的变化至少持续至术后半年。对术前鼻翼较窄,术中需要前移上颌骨的患者,应于术中进行更大程度的过矫正,以利于控制术后鼻翼增宽的幅度。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1期

关键字: 上颌骨 | | 截骨术 | Le | Fort | | 鼻骨 | | 摄影测量法 | | 缝合技术 |

  近期,北京大学 医学院· 医院颌面外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研究上颌LeFortⅠ型截骨术后鼻翼宽度的变化规律,并比较3种控制鼻翼宽度缝合方法的效果。研究指出,3种缝合方法控制鼻翼宽度的效果无差别,均不能完全避免术后鼻翼增宽,且这种宽度的变化至少持续至术后半年。对术前鼻翼较窄,术中需要前移上颌骨的患者,应于术中进行更大程度的过矫正,以利于控制术后鼻翼增宽的幅度。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1期《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上。

  选取2011年至2014年在北京大学 医院行正颌外科手术的79名患者(男性22名,女性57名,平均年龄23.2±3.4岁),随机分为3组,组1为传统口内入路鼻翼基底缩窄缝合;组2为口外入路鼻翼基底缩窄缝合;组3为在组1方法基础上于鼻翼最外点对应部位增加一针口内缝合。使用3d MD相机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拍摄患者面部三维照片,由两名医师独立在三维照片上测量鼻翼宽度,重复3次,各间隔1周,取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测量两侧鼻翼基底点距离(Sbal-Sbal)、鼻翼基底最外点距离(Al-Al)、鼻翼最外点距离(G.lat-G.lat),使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

  术后6个月较术后3个月鼻翼宽度缩窄;3种缝合方法的中长期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颌矢状向移动方向对术后鼻翼宽度的变化有影响,前移者鼻翼增宽更多;术后鼻翼增宽的程度与术中鼻翼增宽量呈正相关,与术前鼻翼宽度及较术前缩窄量呈负相关。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bjykdxxx.aspx

分享: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