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大学 医学院 医院颌面外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研究上颌LeFortⅠ型截骨术后鼻翼宽度的变化规律,并比较3种控制鼻翼宽度缝合方法的效果。研究指出,3种缝合方法控制鼻翼宽度的效果无差别,均不能完全避免术后鼻翼增宽,且这种宽度的变化至少持续至术后半年。对术前鼻翼较窄,术中需要前移上颌骨的患者,应于术中进行更大程度的过矫正,以利于控制术后鼻翼增宽的幅度。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1期
近期,北京大学 医学院· 医院颌面外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研究上颌LeFortⅠ型截骨术后鼻翼宽度的变化规律,并比较3种控制鼻翼宽度缝合方法的效果。研究指出,3种缝合方法控制鼻翼宽度的效果无差别,均不能完全避免术后鼻翼增宽,且这种宽度的变化至少持续至术后半年。对术前鼻翼较窄,术中需要前移上颌骨的患者,应于术中进行更大程度的过矫正,以利于控制术后鼻翼增宽的幅度。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01期《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上。
选取2011年至2014年在北京大学 医院行正颌外科手术的79名患者(男性22名,女性57名,平均年龄23.2±3.4岁),随机分为3组,组1为传统口内入路鼻翼基底缩窄缝合;组2为口外入路鼻翼基底缩窄缝合;组3为在组1方法基础上于鼻翼最外点对应部位增加一针口内缝合。使用3d MD相机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拍摄患者面部三维照片,由两名医师独立在三维照片上测量鼻翼宽度,重复3次,各间隔1周,取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测量两侧鼻翼基底点距离(Sbal-Sbal)、鼻翼基底最外点距离(Al-Al)、鼻翼最外点距离(G.lat-G.lat),使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
术后6个月较术后3个月鼻翼宽度缩窄;3种缝合方法的中长期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颌矢状向移动方向对术后鼻翼宽度的变化有影响,前移者鼻翼增宽更多;术后鼻翼增宽的程度与术中鼻翼增宽量呈正相关,与术前鼻翼宽度及较术前缩窄量呈负相关。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