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

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作者:陈小姣 整理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2-10-27
导读

           日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的吕学玉、林颖娜和洪兰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中医心理疗法中的低阻抗意念导入法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作用。研究指出低阻抗状态睡眠调控技术可提高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该文章发表在2012 年34卷01期的《国际中医中药杂志》上。

  日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的吕学玉、林颖娜和洪兰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中医心理疗法中的低阻抗意念导入法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作用。研究指出低阻抗状态睡眠调控技术可提高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该文章发表在2012 年34卷01期的《国际中医中药杂志》上。

  对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入组的24例抑郁症伴失眠患者采用低阻抗状态睡眠调控技术进行为期6个月的干预,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观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结果,并对主观与客观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

  干预6个月后,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均显示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干预前后分别PSQI睡眠质量分别为(2.500±0.589)分、(1.416±0.928)分,入睡时间分别(2.375±0.875)分、(1.416±0.880)分,睡眠时间分别为(2.125±0.947)分、(1.500±0.884)分,睡眠效率分别为(1.625±1.135)分、(0.958±0.954)分,睡眠障碍分别为(1.875±0.536)分、(1.416±0.775)分,日间功能分别为(2.416±0.880)分、(1.833±1.203)分。PSG监测结果显示,干预前后睡眠效率分别为(0.82±0.11)%、(0.88±0.10)%,觉醒次数分别为(3.92±3.24)次、(2.38±1.21)次,1期睡眠百分比分别为(27.4±11.9)%、(23.5±7.8)%;3期睡眠百分比分别为(10.2±6.8)%、(15.6±5.9)%,REM睡眠百分比分别为(23.89±6.84)%、(16.16±6.36)%。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