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汉市中心医院的陈卫群、孔德勇和卢宏达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微小RNA-21(miR-2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系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在DLBCL早期诊断、基因分型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研究指出DLBCL患者血清miR-21高表达,且与DLBCL临床分级分期、基因型和预后判断密切相关,miR-21有可能成为DLBCL早期诊断、基因分型及预后判断的新分子标志。该文章发表在2012 年35卷05期的《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上。
日前,武汉市中心医院的陈卫群、孔德勇和卢宏达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微小RNA-21(miR-2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系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在DLBCL早期诊断、基因分型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研究指出DLBCL患者血清miR-21高表达,且与DLBCL临床分级分期、基因型和预后判断密切相关,miR-21有可能成为DLBCL早期诊断、基因分型及预后判断的新分子标志。该文章发表在2012 年35卷05期的《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上。
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PCR)从细胞水平检测9种DLBCL细胞系(OCI-Ly1、OCI-Ly3、OCI-Ly4、OCI-Ly7、OCI-Ly8、OCI-Ly10、OCI-Ly18、OCI-Ly19和HBL)中miR-21的表达,及临床确诊的62例DLBCL患者(DLBCL组)、50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miR-21表达水平;同时,随访62例DLBCL患者无复发生存期(RFS),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62例DLBCL患者血清miR-21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健康对照组B淋巴细胞miR-21的相对表达量为1.04±0.02,9种DLBCL细胞系miR-21 相对表达量依次为2.30±0.35、237.97±56.19、5.27±0.83、3.40±0.30、11.22±2.70、133.55±16.78、6.63±0.24、4.91±0.37、81.59±6.64,9种DLBCL细胞系的miR-21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t值分别为7.3、13.7、2 1.0、6.2、8.8、13.6、6.5、39.5、18.1,P均<0.01);且ABC亚型细胞系(OCI-Ly3、OCI-Ly10、HBL)显著高于GCB亚型细胞系(OCI-Ly1、OCI-Ly4、OCI-Ly7、OCI-Ly8、OCI-Ly18、OCI-Ly19;t=11.18,P<0.01)。DLBCL组血清中miR-21的表达量为21.38( 10.26 ~45.21),健康对照组为1.87(1.05 ~3.97),DLBCL组血清miR-21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U=168,P=0.000)。DLBCL患者中GCB亚型miR-21的表达为18.30(7.32~33.46),ABC亚型miR-21的表达为28.68( 14.92~98.44),ABC亚型miR-21的表达高于GCB亚型(U=336,P=0.043)。此外,GCB型Ⅰ+Ⅱ期患者血清miR-21表达为24.75( 16.08 ~50.38),而Ⅲ+Ⅳ期为11.96(4.10~21.05);ABC型Ⅰ+Ⅱ期患者血清miR-21表达为47.49( 25.65~295.41),而Ⅲ+Ⅳ期为16.66(5.35~44.30),Ⅰ+Ⅱ期明显高于Ⅲ+Ⅳ期(GCB型U=62,P=0.013;ABC型U=53,P=0.014)。随访DLBCL患者的RFS,miR-21高表达患者预后明显好于miR-21低表达患者(U=259,P=0.035)。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