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

基于脾门血管解剖的腹腔镜胃上部癌脾门淋巴结清扫术

作者:耿一博 整理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2-10-24
导读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郑朝辉、黄昌明、李平等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基于不同类型脾门血管解剖的腹腔镜胃上部癌脾门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应用。研究指出,熟悉脾门部的血管解剖有利于腹腔镜胃上部癌脾门淋巴结清扫术的推广和应用。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11卷第3期《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上。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郑朝辉、黄昌明、李平等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基于不同类型脾门血管解剖的腹腔镜胃上部癌脾门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应用。研究指出,熟悉脾门部的血管解剖有利于腹腔镜胃上部癌脾门淋巴结清扫术的推广和应用。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11卷第3期《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上。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39例施行腹腔镜脾门淋巴结清扫的胃上部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管解剖资料,,总结根据不同脾门血管类型采取的不同淋巴结清扫策略。

  本组39例患者手术成功实施,无中转开腹者,无因术中损伤脾血管或脾实质而行脾切除术者。患者脾动脉走行:Ⅰ型25例,Ⅱ型8例,Ⅲ型4例,Ⅳ型2例;脾动脉终末支分支:集中型28例,分散型11例;脾叶动脉:一支型3例,二支型24例,三支型11例,多支型1例。患者胃短血管平均数目为(3.2±1.4)支(2~6支),脾门淋巴结平均清扫时间为(30±7)min,脾门淋巴结平均清扫数目为(2.8±2.1)枚。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0±7)ml(0~55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0±1)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4/39)。全组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截至2012年3月,1例患者出现肝转移,无术后死亡患者。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