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检查疾病是医生的职责,但在一般的医院里,医生很难有充分的时间对每一个生病的孩子都检查得很详细。我想奉劝好心的妈妈们,您应该冷静地,客观地对待您的孩子,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身体适应能力远比您想象的要脆弱得多。
【导读】虽然检查疾病是医生的职责,但在一般的医院里,医生很难有充分的时间对每一个生病的孩子都检查得很详细。如果你在带孩子就医前对孩子的状况有个基本的了解,就可以与医生有更好的交流,效果肯定会好一些。那么,孩子究竟是什么病?为什么孩子总生病?孩子生病会不会是母亲的原因呢?
为什么孩子总会生病
为什么孩子总会生病? 宝宝总生病 试试小儿捏脊
案例A
我家儿子不过3岁多一点,可他已经是医院的老病号了,病历写满了厚厚一本。我们已经很小心地照顾护理他了,可不知为什么他还老是生病。
案例B
我女儿周岁以后,三天两头咳嗽、发热,要不就是拉肚子,还患过中耳炎。而且每次的治疗效果似乎总不太理想。
案例C
我女儿小时候也老是生病,医院不知去了多少次。后来她长大了,身体好像也就好了,再也不像小时侯那样体弱多病了。
宝宝老是生病其实很普通,几乎所有宝宝在成长发育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在医学上称作“儿童期卡他状态”。“儿童期卡他状态”是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种非特异性、可自行缓解的良性阶段。孩子1周岁以后,来自母体的免疫抗体基本消失,而自身内免疫系统却还不完善。加上此时孩子多已断奶,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如喂养不当或不注意卫生,很容易诱发胃肠道疾病。此时孩子的呼吸系统防御机制也不完善,当气候变化、被动吸烟、皮肤破损、滥用抗生素时,孩子抵抗力下降,多种病原微生物便会乘虚而入,造成机体感染发病。这种状态一般在孩子3~4岁时到达高峰,7~8岁后随着机体发育成熟,免疫系统发育逐渐完善,此状态即自行消失。
这属于正常的生理发育过程,孩子可以由此得到锻炼,父母在平时的护理中只需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保证营养供给,合理搭配饮食。小婴儿应尽可能采用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所含蛋白质易于消化吸收,其中免疫球蛋白能增强婴儿抗病能力。4个月以后,婴儿营养需求增多,这时可以逐渐增添辅食。对于刚断奶的孩子,应选择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乳类、肉、鱼、豆类和新鲜蔬菜、水果等。另外,孩子新陈代谢旺盛,对水的需求量也多。如饮水不足,也会出现烦躁不安、哭闹,免疫功能下降。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宜选用白开水。
其次,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睡眠可以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功能。睡眠状态下,机体可分泌大量生长激素,利于孩子生长发育和智力开发。
第三,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免疫接种是帮助孩子抵御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
第四,加强体格锻炼,有意识地增强孩子对寒冷的适应和调节能力。孩子衣着应恰当,不要一年四季都包得严严实实。从婴幼儿起,就应逐步让孩子在秋冬季进行日光浴、空气浴,以增强皮肤、呼吸道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生的概率。
最后要注意的是,家庭应给孩子创造一个和睦、温馨的环境。如果随意打骂或体罚孩子,会使他们长期处于紧张、恐惧、忧虑之中,可导致各种激素代谢不平衡。除了直接干扰正常发育外,还会使孩子抵抗力下降,易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扰。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