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低保标准有望统一,政府储备的优质地块用于养老院建设,90岁以上老人医保自付药费有望100%报销,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将成常态……这是记者从昨天召开的第十二次北京市民政会议上获悉的。
城乡低保标准有望统一,政府储备的优质地块用于养老院建设,90岁以上老人医保自付药费有望100%报销,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将成常态……这是记者从昨天召开的第十二次北京市民政会议上获悉的。
全市低保标准将城乡统一
“‘社会福利’不等于‘福利社会’,我们和欧洲国家的社会福利相比还差很远。”市民政局局长吴世民昨天表示,北京的社会福利要“扩面、增项、提标、整合”,加快建立适度普惠的民生福利制度。
未来,本市在优先保障低收入家庭、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优抚群体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基础上,将逐步扩大覆盖范围。例如医保自付部分全报销的政策,有望从目前的95周岁以上,扩大到90周岁以上人群;大病、意外灾害中的市民,也有望更快、更好地获得社会福利保障。福利项目上,将从基本生活保障逐步拓展至教育、就业、医疗、住房、文化等各方面。此外,各种福利水平将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未来三年内,本市将力争实现全市低保标准城乡统一目前,朝阳、海淀、丰台、顺义4个区的农民低保户,已经可以和城市低保户一样,按照月人均520元的标准领取低保金。
政府储备地块优先建养老院
北京的“大民政”理念吸纳了更多力量参与民政民生保障服务。昨天,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透露,今后将多渠道确保养老用地落到实处。
本市养老机构设施供地难、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等突出问题,限制了机构养老产业的发展。从养老床位看,目前全市400余家养老机构只有8.2万张,每百位老人平均拥有不到3张床位约为发达国家的一半。
国土资源局主动协调区县并报市政府同意后,已在昌平、平谷先行试点,从政府储备土地中拿出优质地块,供应建设社会养老机构。这些地块不但环境优美,而且离市区不太远,配套的医疗、生活设施较便利。类似保障性住房供地,这一模式,将有效加快养老机构建设,并降低建设成本。
此外,今后全市年度土地供给计划、土地利用计划中,也将优先安排养老服务机构的用地指标。目前,2013年土地供应计划已经开始制定,市国土资源局主动联系市发改委、市规划委开展养老设施用地需要调研。养老设施建设有望单独纳入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为今后留足发展空间。
政府重点购买6大民生服务
今后,本市将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其中政府资金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将形成长效机制,重点购买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就业援助、扶贫救助、社区服务、养老助残等关乎民生的社会公益服务。
据了解,此前三年本市通过数亿元政府购买资金,吸引社会组织参与公益项目6946个,累计动员社会公益资金23亿元,1000多万人直接受益。
今后,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事业单位改革,由政府承担的行业管理、社会事务管理服务、技术服务等可以由市场解决的公共服务职能,将逐步交由社会组织承担。
根据首都发展需要,全市将进一步优化社会组织发展布局工作,其中包括: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商会,重点发展民办非企业单位,鼓励发展慈善类社会组织,倡导发展科技类社会组织,放宽发展文体类社会组织,引导发展基层类社会组织。同时要尝试吸纳合适的国际性社会组织入驻。
未来对社会组织的监管也将更加科学,形成法律、政府、社会、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综合监管体系,并健全退出机制。公安、民政、司法、财政、审计、税务、工商等相关单位和银行金融机构,将建立联合监管机制。社会监管体系将纳入社会公众、服务对象、新闻媒体、第三方评估机构等力量。
应急物资可保障1%人口
为健全综合防灾减灾服务,全市将从风险管理、监测预警、应急指挥、技术保障、科普宣教和社会动员等入手,提高应对突发灾害尤其是特大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还将探索建立灾害保险制度,加快推进以中心库为依托、四个分中心库为辐射的救灾应急物资储备设施建设,实现物资储备量可应急保障全市1%的常住人口。这意味着,12小时内,可以为约20万名受灾群众提供食物、饮用水、衣物、临时住所等基本生活救助。即使发生重大突发自然灾害,这样的救助能力也可以满足第一时间的救助保障需求。
其他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服务中,婚姻登记将完善婚姻档案电子信息数据库,建立民政、公安、法院、计生等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殡葬工作将加快殡仪设施和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此外还将稳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建立数字化界线管理系统。记者童曙泉
(北京日报)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