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波认为,家庭医生(全科医生)是家庭医学支持下的新型专科医学,这个学科认为疾病不仅仅是个人的,同时也是家庭的。崔小波告诉记者,其实除了北京,国内许多省市也在推广“家庭医生式”服务,比如上海等地已建立家庭病床,并纳入医保范围。
拥有一个“家庭医生”,是不少人的美好愿望。如今,这一愿望已经变得不再遥远。日前,北京市卫生局表示,北京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为核心,将大力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
据了解,这项服务不受户籍限制,允许居民以自愿签约的形式,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免费享受慢病管理、上门诊治等健康服务。比如,每年进行一次健康评估,并制订个性化健康规划,使服务对象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以及如何自我干预;重点对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慢性病患者,提供24小时电话健康咨询和分类指导服务等。每个服务团队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以及预防保健人员组成。为保证服务质量,一个团队签约家庭不得超过600户。
不过,北京市卫生局强调,“家庭医生式”服务还不同于国外的私人医生。“家庭医生式”服务目的是让居民享受到更便捷、更贴心的社区卫生服务,而不是医生常规性到家里提供诊疗服务,且目前只对空巢、行动不便并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
北京市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重大传染病专家委员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崔小波表示,“家庭医生”一年负责的人数应在1500—2000人之间,北京发展的家庭保健合同就是按照国际全科医学发展的成熟经验制订的。
崔小波认为,家庭医生(全科医生)是家庭医学支持下的新型专科医学,这个学科认为疾病不仅仅是个人的,同时也是家庭的。因为遗传因素、生活方式都会导致疾病,而患者又需要家庭经济和情感的支持。他指出,医学不是医生或患者单方面的事情,它需要全面的沟通和相互的信任。应该说,家庭医学是我们国家应对健康老龄化的战略举措,而不是简单的就医方便和快捷服务。不过,北京在积极推广“家庭医生式”服务时,也应注意到一些问题。比如,社区医护人员的待遇水平应该进一步得到提高,全科医疗使用的药品种类应和其他专科医生一致,基层药店的销售应逐步与社保挂钩等。这些都需要在制度建设方面得到完善。
崔小波告诉记者,其实除了北京,国内许多省市也在推广“家庭医生式”服务,比如上海等地已建立家庭病床,并纳入医保范围。“家庭医生式”服务正在走入寻常百姓家。▲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