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由南京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联合南京大学医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商学院、计算机与科学技术系、南京市仙林鼓楼医院等单位,举办的“多元经济办医新常态下公立医院改革和民营医院机遇——2015中美医院管理高峰论坛”在江苏南京落下帷幕。
2015中美医院管理高峰论坛
5月31日,由南京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联合南京大学医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商学院、计算机与科学技术系、南京市仙林鼓楼医院等单位,举办的“多元经济办医新常态下公立医院改革和民营医院机遇——2015中美医院管理高峰论坛”在江苏南京落下帷幕。
论坛邀请了卫生行政部门、行业协会、全国多个医院管理研究机构、高校、著名企业及医疗卫生机构的多位著名经济学家、教育专家、医院管理专家、临床医学专家以及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专家一起探讨,不少与会专家的实践分享、真知灼见与观念碰撞,令人印象深刻。
鼓楼医院:多模式办医风雨过后见彩虹
丁义涛
南京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鼓楼医院前任院长丁义涛教授与众多与会专家学者分享了鼓楼医院中外合作、医联体、连锁经营、集团化、兼并、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模式办医的探索与思考。
丁义涛介绍,南京鼓楼医院1996年就牵头组建了中国大陆最早大型医院集团,集团内10多家医院合作共享 ;2002年与美国IBC公司合作组建了宁益眼科中心,改革后,医疗收治、管理模式、服务内容、人事制度、分配制度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眼科得到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住院病人数量翻了一番多;2003年医院兼并了南京市三院,兼并后业务收入比兼并前增长112.26%,2014年业务收入达到了2.25亿。
特别是鼓楼医院2002年采用社会资本、技术、政府三方资源有机结合,“吃下”了当时发展举步维艰的宿迁市人民医院,一度颇受争议。金陵药业提供资金运营保障,鼓楼医院以医疗品牌提供管理、技术等业务支持,政府承担管办分开、提供政策与信息支持以及监督等“管”医院角色,经过10多年的探索,将一个负债9360万元的二级医院,变身成为一个拥有2个省重点科室、19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8个市级医学重点学科的三级医院,2014年业务收入较2002年增长1011.03% ,2014年职工人均收入较2002年增长394.82% ,门诊、住院费用江苏省最低,出院病人平均住院费为5065元,居江苏省三级医院最低水平。
时任卫生部部长高强视察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后评价说:“宿迁十年改革取得很大成绩,令人刮目相看。医疗卫生资源都有了较快的发展。宿迁经过改革引入了大量社会资金,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特别是引入外地优质医疗资源,把鼓楼医院引进来,迅速改变了面貌。形成了大医院帮扶小医院、城市帮扶农村的发展模式,这对于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是一个有效途径。宿迁在医疗卫生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应该给予鼓励。”
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对“南京鼓楼医院宿迁模式”称赞有加,他指出,从医院规模、技术水平、科研、门诊量、住院量、医务人员满意度、老百姓满意度等多项指标来看,他们打造了一个“大医院帮小医院”的成功案例。
民营医院:如“雨后春笋”但“竹子”难觅
赵平
“近些年来,民营医疗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尚未有一个长成真正的竹子。”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大外科主任赵平,对当下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甚是忧心”。论坛上,他通过一系列“大数据”展现我国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现状。
赵平介绍,随着我国医保制度的广覆盖,我国的就医格局发生巨变,2005年我国就诊人次为41亿人次,而2014年,就诊人次达到78亿人次,增长190%,就医需求导致公立医院疯狂扩张,这直接导致政府宏观调配能力疲软、医联体形成托拉撕控制医疗市场、优质医疗人才被牢牢吸附在大城市大医院,“2000张以上床位的医院已经很普遍;3000张床位的医院并不罕见;还有的医院竟有7000张床位,目前在建工程还将新增2000张床位,这样的发展已经非常不正常。”赵平说,就医需求的释放,也导致全国卫生总费用跳跃式增长,2001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5026亿元,而到了2013年底,这一数据已升到31896亿元,整整翻了6倍,不过在医疗总费用上涨的同时,由于医保和新农合的广覆盖推进,医疗总费用中的个人支出已由2001年的60%降至2013年的33.9%。
“尽管政府逐年加大对医疗的投入,但和其他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赵平介绍,2013年,中国卫生总费占GDP5.57%,全球排名第127位,人均卫生总费329美元,全球排名101位。
就医需求的释放,让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迎来“盎然春意”。据介绍,截至2014年,全国非公立医院有1.3万个,占全国医院总数的50%,床位数83.7万个,占全国医院床位总数的16.9%;全年门诊量3.2亿人次,仅占全国门总总量10.8%;“拥有半壁江山的数量,却只拥有不足10%的就诊患者,足以看出民营医疗机构生存的尴尬。”赵平认为,人才匮乏、病源不足、政策歧视是中国民营医院发展的“三难”,赵平指出,“医疗资源再次大规模向民营资本、社会资本开放,并不意味着它们的发展就可以真正进入春天,投资者必须对拟投资区域的医疗资源心中有数,民营医疗机构人才短缺及品牌建设比资金回收难得多。”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