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一叶柳叶锋刀,游刃于显微视野,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无所阻; 着一身戎马军装,驰聘于医学维谷,任风任雨岿然不动见彩虹。 用上述词句形容刘建民教授再合适不过。在本期采访中,刘教授针对我国脑血管疾病的现状与发展做出展望,并对脑动脉瘤与脑血管痉挛作出解读。
专家简介
刘建民,男,1962年11月生,现任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神经医学中心主任,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市脑卒中临床救治中心主任,全军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介入医师分会副会长、介入学组组长,卫生部神经介入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脑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卒中学会候任主任委员、全军与上海市神经 会副主任委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客座教授,担任《中华脑血管病杂志》、《Stroke》和《Neurosurgery》等10余本杂志副主编、编委或审稿专家、第9届世界脑血管痉挛大会和第8届世界颅内支架大会主席。从事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病、脑肿瘤、癫痫、脑外伤等)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以脑血管病(脑卒中)诊治为特色,开展颅内动脉瘤、脑供血动脉狭窄(颈动脉、椎动脉、颅内动脉)、脑梗死、脑(脊髓)动静脉畸形及动静脉瘘等脑血管病的治疗万余例,首创颅内支架成形术等11项新技术,创办“东方脑卒中大会”“颈动脉狭窄论坛”“颅内动脉瘤论坛”“东亚神经介入论坛” 及卫生部神经介入高级培训班。近3年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上海市及全军重大攻关课题等科研项目19项。主编专著2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26篇,SCI收录81篇,累计他引397次,主持制定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规范及专家共识各1部。研发系列神经介入器具,目前已获得产品注册4项,完成临床验证并上报SFDA待批产品2项,正在进行临床验证产品2项。先后应邀在牛津、纽约、加州、多伦多等7所大学讲学、手术演示以及在国际大会专题发言30余次。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成果奖及省部级科技奖11项。荣获神经外科最高奖项——王忠诚神经外科医师奖,先后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获总后育才银奖及总后优秀共产党员。
正文
持一叶柳叶锋刀,游刃于显微视野,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无所阻;
着一身戎马军装,驰聘于医学维谷,任风任雨岿然不动见彩虹。
用上述词句形容刘建民教授再合适不过。
在本期采访中,刘教授针对我国脑血管疾病的现状与发展做出展望,并对脑动脉瘤与脑血管痉挛作出解读。
联合治疗脑血管疾病,防控是王道
谈及我国脑血管病的整体情况,刘教授表示,我国脑血管疾病的整体流行病学情况与国际并无显著差异,但整体脑血管疾病的防控水平有待提高。
脑血管疾病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另一类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由于忽视了预防与筛查,在过去的二十年间,中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节节攀升,同时其死亡率、致残率也在不断增加。通过近二十余年的努力与发展,发达国家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与残疾率都呈现下降的趋势,与我国对比而言,似乎是中国的卒中更容易导致死亡。而所反应的本质问题是,我国对脑血管疾病的防控水平不足。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及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防治水平上,这种差距尤为明显。
在七八十年前,脑血管病的治疗完全限定在内科治疗的范畴,不存在外科治疗与介入治疗。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脑血管病认知尚浅,能够对其干预的手段极少。当血管破裂之后,只能任由其出血,无外科干预手段,仅能依靠内科的降血压、止血、镇静、镇痛等方式,达到降低破裂血管破口压力的目的,从而使其形成血栓自主愈合。
随着对脑血管病病理生理不断深入的认识,且伴随着现代影像学的不断发展,我们对脑血管病的认知达到了新的高度。不但能够得知患者是否存在血管破裂,还能得知其破裂部位、造成破裂的原因,缺血性血管阻塞位置、程度、阻塞原因等基本情况,甚至还能得知其是否需要再通以及对其再通风险进行评估等。
基于上述进步与发展,外科治疗干预应运而生。比起药物干预手段,虽然外科干预具备迅速止血、及时处理等优势,但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术后恢复周期偏长,术后管理也存在风险。随着外科专家学者的不断探索,借助影像学和材料学的发展,介入干预治疗较好的克服了上述挑战与困难。介入医生能够通过正常的血管管道去干预疾病,不论是血管破裂还是血管阻塞,都能够通过介入的方法进行干预。可喜的是,经过近三十年发展与努力,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某些特定脑血管疾病治疗首选方法。
针对我国当前的脑血管病诊疗现状,有很多工作要去完成,也有着非常大的改善空间。刘教授呼吁,针对较易发生卒中的各种高危因素与高危人群,应当提早进行筛查,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包括对动脉瘤的筛查、头颈及颅内动脉狭窄的筛查以及动脉硬化、高血压与 等的筛查。这些都属于卒中诱发危险因素。筛查后提前用药物进行干预,辅以对这类人群的生活方式改变,可显著降低卒中发生率。
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疾病领域的攻坚之城
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的数据和证据显示,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安全性与疗效,总体上优于传统夹闭手术。无论是中国的指南,美国的指南,还是欧洲的指南,都推荐介入治疗作为动脉瘤治疗的首选。
刘教授说到,“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如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是目前所有卒中病类型当中情况最危险、结果最凶险、发病进展最快的。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的原因是颅内动脉瘤。通过外科的手术,虽然能够获得良好效果,但外科手术存在创伤大、并发症高、术中时间长、患者康复周期长等一系列的问题。而介入治疗无需进行开颅,也就意味着避免了因开颅给患者带来新的创伤,它通过正常的血管通道,利用现有的生理的解剖途径,通过微导管对破裂血管进行修复,即可使动脉瘤完全愈合。与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介入治疗将开颅手术的创伤程度由巨创降低到微创水平,风险由大变小,患者并发症也显著降低,康复所需要的时间也更短。”
但是,虽然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内科辅助治疗依然举足轻重,必不可少。在动脉瘤的治疗过程中,不论是外科治疗还是介入治疗,都面临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50%以上的患者都存在脑血管痉挛的发生风险, 30%的患者会因血管痉挛造成严重残疾或死亡。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中,控制脑血管痉挛决定着脑动脉瘤治疗的成败,即便是介入治疗,仍须通过药物来干预。
刘教授表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特别是动脉瘤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病人死亡和残疾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动脉瘤破裂后造成的突然性颅内高压,导致病人死亡;第二,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后,因为血液崩解与细胞崩解,产生各种代谢产物对血管壁刺激,导致血管痉挛,进而造成大脑内重要结构缺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甚至能导致广泛的脑梗死发生,从而出现脑水肿、颅内压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病人死亡。所以说,如果对脑血管痉挛没有有效的干预,死亡率和致残率将非常高。
刘教授强调,治疗血管痉挛主要有以下两项措施:其一要去除痉挛诱发因素,也就是对已出现在蛛网膜下腔积血的清除,方法包括开颅手术、引流等;其二是药物防控,因为颅腔的解剖结构复杂,沟壑较多,无法通过引流完全清除。目前治疗脑血管痉挛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其中之一就是法舒地尔,最具代表性的药物就是川威。过去主要局限在静脉用药,随着介入治疗的发展,无轮是动物实验还是临床的探索都发现,对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患者,动脉灌注能够获得更好的结果。
作为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治疗脑血管痉挛的最主要药物——川威,其杰出的防治脑血管痉挛效果得到了刘教授及同事们的肯定。
刘教授说道,“川威在我国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是我们治疗和预防脑血管痉挛最主要的一个药品,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通过这种静脉、动脉和介入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使整体血管痉挛发生率和致残率都明显降低。”
多学科融合,共筑脑血管病防控规范化与标准化
在脑血管病急救流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时间的把控。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评估决策,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最有效的干预手段使患者受益,需要有一个非常好的团队和流程。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以此为目标,两年前筹备组建新型医疗团队,集神经内外科优势于一身,成立了脑血管病协作团队,通过开设脑血管病门急诊将脑血管病的急救带向专业化、标准化、快速化。自此,对脑血管病患者的DNT从原来的120分钟以上缩短到现在的47分钟,蛛网膜下腔出血急诊治疗率达到100%。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支专业化内外科融合的医疗团队,使得长海医院整体的脑血管病防控水平有了大幅的提高,长海医院连续两届被卫生部脑防委评为国家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示范基地。
最后,刘教授总结道,通过我国脑血管领域专家学者们的不懈努力,我国的脑血管病防治在过去十年中有了很大进展,但是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不仅要推动脑血管病防控规范化与标准化流程的出台,还要在脑血管病防控的过程当中,淡化学科的界限,按照规范与标准的流程加强多学科密切合作,从预防筛查、急诊救治、康复理疗等方面不断优化脑血管病防控的效果。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